
(1).兄之孫。《左傳·昭公十六年》:“ 孔張 ,君之昆孫 子孔 之後也。” 杜預 注:“昆,兄也。 子孔 , 鄭襄公 兄, 孔張 之祖父。”
(2).遠孫的統稱。 清 梁章鉅 《稱謂錄·元孫》:“昆孫又為遠孫之統稱。”
“昆孫”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曆史語境理解,具體可分為以下兩個層面:
兄之孫
指兄長的孫子。這一用法最早見于《左傳·昭公十六年》的記載:“孔張,君之昆孫子孔之後也。”杜預注:“昆,兄也。子孔,鄭襄公兄,孔張之祖父。”。此處“昆孫”明确指代兄長(子孔)的孫子(孔張)。
遠孫的統稱
清代學者梁章鉅在《稱謂錄》中提到,昆孫也可泛指年代相隔較遠的後裔。例如,部分文獻中将第六世孫稱為“昆孫”(如:自身→子→孫→曾孫→玄孫→來孫→昆孫)。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左傳》原文()或清代《稱謂錄》()。
《昆孫》是一個漢語詞語,用來形容關系親密的兄弟或姐妹。
《昆孫》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日”和“子”。它的總筆畫數為9。
《昆孫》最早出現在《詩經·魏風·旱麓》中,用來描述兄弟之情。後來逐漸擴展到兄弟姐妹之間的親密關系。
《昆孫》是昆孫在繁體中的寫法。
在古時候,“昆孫”這個詞的寫法和現代基本相同,隻是字形可能有所差異。
1. 他們兩兄弟真是昆孫情深。
2. 她和她的妹妹是昆孫,感情非常好。
昆孫情義、昆孫情深、昆孫兄弟、昆孫姐妹。
兄弟、姐妹、親兄弟、親姐妹。
陌生人、敵人、對立面、無關系的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