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曠遙遠。 漢 王充 《論衡·禍虛》:“倉卒之世,以財利相劫殺者衆。同車共船,千裡為商,至闊迥之地,殺其人而并取其財。”
“闊迥”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例句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王充的《論衡·禍虛》:“同車共船,千裡為商,至闊迥之地,殺其人而并取其財。”
此處的“闊迥之地”指商旅途經的偏遠荒涼區域,暗示因環境空曠而容易發生劫掠事件。
三、構詞分析
四、應用場景
現代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如描寫塞外風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天地間一片闊迥。”
闊迥是一個漢字詞彙,意思是廣闊和望遠。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阝”和“辶”,共有15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
在繁體字中,闊迥的寫法為闊遙,字形略有差異,但仍然保留了相同的意思。在古代,漢字書寫方式有所變化,闊迥的寫法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個關于闊迥的例句:
1. 這個廣場很闊迥,可以容納很多人。
2. 他的視野非常闊迥,能夠看到很遠的地方。
除了闊迥,還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彙,如:
1. 闊大:廣闊而壯大。
2. 迥異:截然不同。
3. 迥然:顯著不同。
4. 廣闊:遼闊寬廣。
闊迥的近義詞可以是:
1. 寬廣:寬闊而廣大。
2. 廣大:遼闊而大方。
3. 遼闊:寬廣而廣闊。
闊迥的反義詞可以是:
1. 狹窄:狹小而局限。
2. 有限:限制和局限。
3. 狹小:狹窄而小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