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因子的意思、比例因子的詳細解釋
比例因子的解釋
[factor of proportionality] 若兩個量 A 和 B 滿足關系式 A=μB 或 B=μA, 則稱μ為比例因子
詞語分解
- 比例的解釋 數量之間的對比關系起于遠近之比例。;;蔡元培《圖畫》比例失調 指一種事物在整體中所占的分量 ∶相同的例子今後有似此比例,皆不許受詳細解釋.謂比照事例、條例。 宋 司馬光 《辭知制诰第三狀》:“夫
- 因子的解釋 因素;成分影響農作物收成的因子很多詳細解釋猶因素。 ********* 《實業計劃》:“一切人類智識,以印刷蓄積之,故此為文明一大因子。”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雖自古迄今,絶無此平和之朕,而延頸方來,神
網絡擴展解釋
“比例因子”(Scale Factor)是一個廣泛應用于數學、工程、計算機圖形學等領域的術語,其核心含義是描述兩個量之間縮放比例的數值。以下是具體解釋:
1. 基本定義
比例因子指在縮放或調整對象大小時,原始尺寸與目标尺寸之間的倍數關系。例如:
- 若将圖形放大3倍,比例因子為3;
- 若縮小到原圖的1/2,比例因子為0.5。
2. 關鍵特性
- 正負性:
- 正比例因子:保持方向不變(如放大或縮小);
- 負比例因子:可能産生鏡像反轉(如對稱變換)。
- 單位:比例因子通常是無單位的純數值,僅表示倍數關系。
3. 應用場景
- 幾何學:相似圖形中,比例因子決定對應邊長的縮放比例。例如,若兩三角形相似,比例因子為2,則邊長、高度均擴大2倍,但角度保持不變。
- 地圖與工程制圖:比例尺(如1:1000)中的分母即為比例因子,表示圖上1單位對應實際1000單位。
- 計算機圖形學:3D建模或圖像處理時,通過比例因子調整模型/圖像的尺寸,如縮放像素或頂點坐标。
4. 數學表達
若原始長度為 ( L ),比例因子為 ( k ),則縮放後長度:
$$
L' = k times L
$$
- 當 ( |k| > 1 ) 時為放大,( |k| < 1 ) 時為縮小。
5. 注意事項
- 非線性縮放:若不同方向的比例因子不同(如x軸放大2倍,y軸放大3倍),會導緻形狀變形。
- 複合比例因子:連續縮放時,總比例因子為各步比例因子的乘積。例如,先放大2倍再縮小0.5倍,最終比例因子為 ( 2 times 0.5 = 1 ),即恢複原尺寸。
若需具體領域的深入解釋(如CAD設計、地理信息系統等),可提供更多上下文進一步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比例因子
漢字的意思
比例因子是數學術語,表示在兩個事物之間的比例關系中的系數。它用來衡量一個事物相對于另一個事物的大小或比例。
拆分部首和筆畫
比例因子這個詞由“比”和“分”兩個部首組成。“比”部分的拆分部首是“比”字部首,共有4畫;“分”部分的拆分部首是“刀”字部首,也有2畫。
來源和繁體
比例因子一詞源于漢語,是在數學領域中使用的專業術語。它的繁體字為「比例因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寫漢字的方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比例因子在古代漢字使用時,可能采用了不同的字形和結構。例如,「比」和「分」這兩個字在古代的寫法可能會稍有不同。
例句
一個常見的例句是:“在這個等式中,我們需要确定比例因子的值。” 這句話強調了在某個等式中需要确定比例因子,以便解決數學問題。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比例關系、比例常數、因子分解
近義詞:比例系數、倍數
反義詞:反比例因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