袴腳的意思、袴腳的詳細解釋
袴腳的解釋
亦作“褲腳”。褲腳的最下端。 唐 韓愈 《崔十六少府攝伊陽以詩及書見投因酬三十韻》:“嬌兒好眉眼,袴腳凍兩骭。”《紅樓夢》第六三回:“ 寶玉 隻穿着大紅綿紗小襖兒,下面緑綾彈墨夾褲,散着褲腳,繫着一條汗巾。”
詞語分解
- 袴的解釋 袴 ù 同“褲”。 筆畫數:; 部首:衤; 筆順編號:
- 腳的解釋 腳 ǎ 人和某些動物身體最下部接觸地面的部分:腳心。腳掌。腳背。腳跟。腳步。腳印。腳法(指踢球、踢毽等的技巧)。腳鐐。腳踏實地(形容做事實事求是,不浮誇)。 最下部:腳注。山腳。牆腳。 剩下的廢料,渣
網絡擴展解釋
“袴腳”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基本結構與含義
- 字形結構:由“袴”(左右結構)和“腳”(左右結構)組成。
- 本義:指褲腳的最下端部分,即褲腿的末端,類似于現代漢語中的“褲腳”。
2.文獻例證
- 唐代韓愈在《崔十六少府攝伊陽以詩及書見投因酬三十韻》中寫道:“嬌兒好眉眼,袴腳凍兩骭”,此處通過“袴腳”描述孩童褲腳被凍住的場景,體現其具體用法。
- 《紅樓夢》第六三回提到:“散着褲腳”,進一步說明“袴腳”在古代服飾中的實際應用。
3.相關詞彙與用法
- 同義詞:亦作“褲腳”,二者可通用。
- 關聯成語:如“纨袴膏粱”“绮襦纨袴”等,均與古代服飾文化相關。
4.補充說明
- “袴”在古代多指套褲(無裆),與現代褲子的形制不同,因此“袴腳”更強調褲腿末端的裝飾或功能性(如防寒、束口)。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服飾研究專著。以上解釋綜合了搜索結果中的相關内容,但受限于來源權威性,建議結合權威文獻驗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袴腳】詞義及來源
《袴腳》是指穿着袴褲而顯露出的腳。袴褲是古代漢族男子穿戴的一種褲子,與現代的長褲相似。該詞形象地描述了穿袴褲時露出的腳部。
【袴腳】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袴腳的拆分部首是「衣」字的上部分,拆分出「衤」和「止」兩個部首。其中「衤」表示衣物,「止」表示腳步。
袴腳的筆畫總數為14畫。
【袴腳】的繁體字
繁體字「袴腳」寫作「褲腳」。
【袴腳】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袴腳」的寫法為「﨑從」。其中「﨑」表示穿着的衣物,「從」表示腳步。
【袴腳】的例句
1. 他一身樸素的袴腳裝束透露出一股古風。
2. 我們舉辦的傳統文化展裡有一位老人穿着袴腳,非常有意思。
3. 她穿着一雙素雅的麻布袴腳褲,給人一種清涼自然的感覺。
【袴腳】的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袴腳褲、袴腳裝束、袴褲
近義詞:長褲、褲腳、腳蹻
反義詞:裸露腳部、赤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