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崑崗 ”。亦作“崐岡”。1.即 昆侖山 。《書·胤征》:“火炎 崐岡 ,玉石俱焚。”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諸子》:“暨於暴 秦 烈火,勢炎 崐岡 ,而煙燎之毒,不及諸子。” 唐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韻》:“ 崑岡 憐積火, 河 漢 注清源。”
(2). 蜀岡 的異名。在 江蘇省 江都縣 西北。為 廣陵 古城所在。 南朝 宋 鮑照 《蕪城賦》:“柂以漕渠,軸以 崑崗 。” 清 李鬥 《揚州畫舫錄·蜀岡錄》:“ 蜀岡 一名 崑岡 。”
即 崑岡 。古代對 昆侖山 的别稱。 元 周霆震 《喜雪》詩:“玄冥振轡 祝融 遁,怒勢欲遣 昆岡 摧。”
“昆岡”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漢語詞彙,其解釋需結合曆史、地理及文學語境:
昆侖山的别稱
昆岡最早指昆侖山,常見于古籍。例如《尚書·胤征》中“火炎崐岡,玉石俱焚”,此處“崐岡”即昆侖山,形容災難性場景。唐代杜牧詩句“崑岡憐積火”也印證了這一用法。
江蘇蜀岡的異名
在江蘇省江都縣(今揚州市江都區)西北,蜀岡曾被稱為昆岡,此處為廣陵古城遺址。古代文獻中常以此指代該區域的曆史文化地标。
新疆古地名
古代文獻中,“昆崗”亦指新疆阿拉爾市及塔裡木古河道周邊地區,可能與當地玉石資源或地理特征相關。
自然景觀的壯麗比喻
在詩文中,昆岡常被用來形容險峻山勢或壯麗景色,如南朝劉勰《文心雕龍》以“勢炎崐岡”比喻文化浩劫。
品德與才能的象征
部分現代解讀中,昆岡被引申為比喻高尚品德或卓越才能之人,但此用法多見于文學修辭,非傳統核心釋義。
“火炎昆岡”是經典典故,出自《尚書》,後衍生出“玉石俱焚”“火炎琬琰”等表達,喻指災難波及無辜。如柳宗元詩“火炎侵琬琰”即化用此典。
昆岡的核心含義為昆侖山及江蘇蜀岡,地理屬性明确;文學擴展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建議參考權威古籍(如《尚書》《文心雕龍》)及地理志(如、2、7)進一步考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