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鲲鲕的意思、鲲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鲲鲕的解釋

亦作“ 鯤鱬 ”。小魚。《詩·齊風·敝笱》“其魚魴鰥” 孔穎達 疏引《國語·魯語》:“魚禁鯤鱬。”按,今本《國語·魯語上》作“魚禁鯤鮞”, 韋昭 注:“鯤,魚子也。鮞,未成魚也。”《梁書·孝行傳·吉翂》:“凡鯤鮞螻蟻,尚惜其生,況在人斯,豈願齏粉。” 唐 皮日休 《奉和魯望<漁具>十五詠·網》:“必若遇鯤鮞,從教通一目。” 明 劉基 《魚樂軒記》:“鯤鮞登于庖廚,鯫鱻殈于胎卵。”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鲲鲕”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1. 詞義
    指小魚,或魚苗的統稱。根據多個權威詞典(如漢典、查字典)的注解,“鲲鲕”亦寫作“鲲鱬”,其中:

    • “鲲”:本義為魚苗的總稱,但在《莊子·逍遙遊》中特指傳說中的大魚。
    • “鲕”:指魚卵或未成年的小魚(《說文解字》注解)。
  2. 異體形式
    該詞存在異體寫法“鲲鱬”,含義相同,多見于古籍。


用法與例句

  1. 古籍引用
    《國語·魯語》中有記載:“魚禁鲲鲕”,意為捕魚時禁止捕撈小魚,以保護生态繁衍。

  2. 文學延伸
    “鲲”在《莊子》中被賦予神話色彩,如“北冥有魚,其名為鲲”,但此處的“鲲”指巨型生物,與“鲲鲕”的“小魚”含義形成對比。


權威來源


“鲲鲕”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多用于描述未成年的魚或魚苗,既包含生物學意義,也在文學中通過異體字和典故擴展了文化内涵。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國語》及《說文解字》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鲲鲕

《鲲鲕》(kūn é)是一個漢字詞,拆分部首是「魚」和「巴」,總計有22個筆畫。它的發音是"kūn é"。

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神話傳說,鲲是一種巨大的魚,背部有渾厚的鱗甲,能夠化為巨大的鳥,飛上九天,壯麗無比。鲕是指鲲的卵,形狀宛如珠寶,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因為鲲鲕的寓意祥瑞和寶貴,所以在古代文學作品中被頻繁提及。

在繁體字中,鲲鲕的寫法為「鯤鮞」。

古代漢字以及簡化字的變遷中,鲲鲕的字形也有所變化。在古代時期,鲲常常被寫作「鯤」,鲕常常被寫作「鮞」。

以下是一些關于鲲鲕的例句:

  1. 這塊鲲鲕是我爺爺給我的傳家寶。
  2. 在神話故事中,鲲鲕被描述為祥瑞之物。

以下是一些與鲲鲕相關的詞彙:

  1. 組詞:鲲鲕碎片、鲲鲕之珍、鲲鲕之寶
  2. 近義詞:寶珠、珍寶、寶藏
  3. 反義詞:普通物品、庸常之物、平凡之寶

總之,鲲鲕是一個寓意祥瑞和寶貴的漢字詞,在古代文學中被廣泛使用,其字形在演變中也有所變化,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