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窺兵的意思、窺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窺兵的解釋

觀兵;炫耀武力。《戰國策·秦策三》:“今反閉而不敢窺兵於 山 東者,是 穰侯 為國謀不忠,而大王之計有所失也。” 漢 王充 《論衡·答佞》:“ 蘇秦 約六國為縱,強 秦 不敢窺兵于 關 外。”

闚兵:用兵進犯。 漢 荀悅 《漢紀·成帝紀三》:“ 趙 有 廉頗 馬服 , 秦 不敢闚兵 井陘 。”《後漢書·李固傳》:“故羣俊競至,名過 齊桓 , 秦 人不敢闚兵於 西河 ,斯蓋積賢人之符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窺兵”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有具體闡釋:

一、基本釋義

二、古籍出處

  1. 《戰國策·秦策三》
    “今反閉而不敢窺兵於山東者,是穰侯為國謀不忠” —— 此句以秦國未對山東列國用兵為例,說明“窺兵”與直接軍事行動的區别。
  2. 《論衡·答佞》
    “蘇秦約六國為縱,強秦不敢窺兵于關外” —— 強調合縱策略下,秦國僅展示武力威懾六國。

三、異體字與擴展義

四、字義分解

五、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窺兵”主要用于古籍研究或文學創作,表示通過軍事威懾達到政治目的的行為。需注意語境差異:古代文獻中可能同時包含“炫耀武力”和“實際進犯”兩種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網絡擴展解釋二

《窺兵》是什麼意思

《窺兵》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暗中偵查軍隊的情況。它通常用來形容敵人對敵對國家軍隊的偵查活動,以獲取情報或掌握敵方軍隊的行動。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窺視者暗中觀察軍隊的場景。

拆分部首和筆畫

《窺兵》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窗(chuāng)和兵(bīng)。其中,窗的筆畫數是8,兵的筆畫數是7。

來源和繁體

《窺兵》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草堂詩餘》一書中,作者是明代的樊維。繁體字的寫法是「窺兵」。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窺的寫法是「竊」,兵的寫法是「兵」。

例句

1. 敵方派出特工,深入我軍營地窺兵。

2. 戰争時期,掌握敵人情報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偵察窺兵。

組詞

窺察、窺伺、窺密、窺探、兵法

近義詞

偵察、監聽、監視

反義詞

援助、支援、保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