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池的意思、枯池的詳細解釋
枯池的解釋
幹涸的池塘。 晉 左思 《詠史》之八:“計策棄不收,塊若枯池魚。” 唐 李白 《古風》之五九:“衆鳥集榮柯,窮魚守枯池。” 明 劉基 《立春夜聞蛙鳴作》詩之二:“輕輕細雪點枯池,嫋嫋東風拂樹枝。”
詞語分解
- 枯的解釋 枯 ū 失去水分,水全沒有了:幹枯。枯萎。枯槁。枯榮。枯魚銜索(串在繩索上的幹魚,形容存日不多)。 沒趣味,無生趣:枯燥。枯腸(喻枯澀貧乏的思路)。 榮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 池的解釋 池 í 水塘,多指人工挖的:池子。水池。池魚之殃(喻因牽連而受到的災禍。亦稱“池魚之禍”)。 湖:池鹽(從鹹水湖采取的鹽,成分和海鹽相同)。 像水池的:浴池。花池。樂(?)池。舞池。 護城河:城池。金
網絡擴展解釋
“枯池”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枯池”指幹涸的池塘,由“枯”(失去水分)和“池”(池塘)組合而成,多用于描寫自然景觀或比喻困境。
2.詞素解析
- 枯:植物失去水分或井、河流幹涸,如“枯萎”“枯井”。
- 池:本義為護城河,後泛指池塘,如“水池”“池塘”。
3.文學引用
該詞常見于古詩文中,例如:
- 晉代左思《詠史》:“計策棄不收,塊若枯池魚”。
- 唐代李白《古風》:“衆鳥集榮柯,窮魚守枯池”。
- 明代劉基用“輕輕細雪點枯池”描繪冬日蕭瑟之景。
4.應用場景
- 寫景:如“枯池邊斑馬掩映在灌木叢中”(現代例句)。
- 隱喻:可象征資源匮乏、情感幹涸等抽象概念。
5.相關詞彙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背景,中提到的《詠史》《古風》等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枯池》的意思
《枯池》是一個中文詞彙,通常指的是幹涸了的池塘或水池。
拆分部首和筆畫
《枯池》的部首是木,它由4個筆畫組成。
來源
《枯池》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它的本意是指幹涸了的水池。這個詞通過傳承和使用,也漸漸引申為比喻形容一切失去生機或活力的景物或事物。
繁體
《枯池》的繁體字為「枯池」。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有時會把《枯池》寫成「枯湖」。這裡的「湖」包含了更大的水域概念。
例句
1. 那個庭院的水池早已經變成了一片枯池。
2. 幹旱的夏季,這片地區的田野上到處都是枯池。
組詞
枯木、枯草、枯葉、枯枝
近義詞
幹涸、枯竭、幹枯
反義詞
濕潤、盛水、豐滿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