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款狀的意思、款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款狀的解釋

(1).供狀。《水浒傳》第十二回:“推司也覷他是個身首的好漢,又與 東京 街上除了一害, 牛二 家又沒苦主,把款狀都改得輕了。”

(2).指罪證。《水浒傳》第二一回:“ 婆惜 道:‘有那 梁山泊 晁蓋 送與你的一百兩金子,快把來與我,我便饒你這一場天字第一號官司,還你這招文袋裡的款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款狀”是一個古代法律文書相關的詞語,其含義可結合不同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一、核心含義

  1. 供狀
    指案件審理中當事人或證人提供的書面陳述,常用于記錄供詞。例如《水浒傳》第十二回提到,推司修改了楊志的“款狀”,使其罪名減輕。

  2. 罪證記錄
    作為司法文件,記載犯罪事實或證據。如《水浒傳》第二十一回中,宋江的招文袋内藏有晁蓋贈金的“款狀”,成為關鍵罪證。

二、擴展含義

部分資料提到,“款狀”在特定語境下可泛指一般文件或書信,但這一用法較為少見。

三、用法與示例

四、現代關聯

需注意與“款項狀況”等現代財務用詞區分,避免混淆。

以上解釋綜合了漢典、《水浒傳》等權威來源,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相關古籍或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款狀

款狀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款”和“狀”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 “款”字的部首是“欠”,總共有5畫;
- “狀”字的部首是“犬”,總共有7畫。

來源:
- “款”字最早的意思是“使債人往來給款”,後來引申為“款待”、“試衣”等意思;
- “狀”字在古代表示“事物的樣子”或“形狀”。

繁體:款狀。

古時候漢字寫法:
- “款”字古時候的寫法是“欵”,其中心橫畫像是一個小人彎腰跪拜的樣子;
- “狀”字古時候的寫法是“狀”,其中心橫畫像是一個小狗的形狀。

例句:
- 我收到了他的書信,上面附有一封款狀。
- 着裝款狀是非常重要的,它反映了一個人的形象。

組詞:
- 申款、充款、款項、款式、款待。

近義詞:
- 報告、記錄、文告、函件、通知。

反義詞:
- 資料、消息、信函、混凝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