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款議的意思、款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款議的解釋

和談。 嚴複 《原強》:“使曩者款議不成,則畿輔戒嚴,亦意中事耳。” 嚴複 《原強續篇》:“今日款議所關,實天下之公禍公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款議"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構詞法角度解析:"款"本義指分條列項的誠意陳述,《說文解字》釋為"意有所欲也";"議"則指商議讨論,《周禮》載有"議事以制"的行政程式。二者結合構成"款議",特指鄭重其事地逐條商議重要事務的官方行為。

該詞在曆史文獻中多用于外交領域,《清史稿》記載康熙年間與俄羅斯的邊界談判即稱"兩國使臣款議疆界"。明清時期的《殊域周咨錄》等外交文獻中,常見"款議未決""款議條款"等用法,均指向正式外交磋商中的條款性談判。

現代漢語中,"款議"的使用場景已拓展至商務談判領域。《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釋義為"逐項商議協約條款",強調其系統性、條款性的協商特征。在法學著作《國際商法實務》中,該詞被用于描述國際貿易合同談判時"逐款議定"的專業流程。

需要特别說明的是,"款議"與普通商議的本質區别在于其條款性特征。據《古代公文制度研究》考證,該詞源自宋代樞密院處理邊務的"條列事款,集議奏裁"制度,強調将複雜事務分解為具體條款再行商議的決策方式。這種制度性協商模式至今仍是國際條約談判的标準流程。

網絡擴展解釋

“款議”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作為成語的含義(溫和商議)

當“款議”作為成語使用時,其核心含義是以溫和、客氣的态度商議事情。由“款”(溫和、誠懇)和“議”(商議)組成,強調在溝通中保持禮節與融洽的氛圍。例如:

雙方代表以款議的方式達成合作意向。


二、作為普通詞語的含義(和談)

在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中,“款議”常指國家間的和談或外交談判,尤其用于描述近代中國的外交事件。例如:


補充說明

“款”字本身有多重含義,如誠懇(款待)、條款(法律條文)、落款(書畫署名)等,但“款議”一詞中主要取“誠懇”或“協商”的引申義。

如需更多曆史用例,可參考《原強》等文獻的完整文本。

别人正在浏覽...

巴依表見比室舛互毳袍典型性格翻經風铎格魯吉亞鼓佬海口市厚土還擊化雨春風回數簡賢附勢驕犷寄詞潔水即色空疾甚據傲客幫刻限快舉昆雞浪橋燎竹砺嶽盟河落地窗落落穆穆錨地冒渎明角燈賠笑聘調噗通遣懷茜羅峭裂切切私語,切切細語秦樓窮滴滴虬箭求名捎帶殺威棒省陳生執審悉試春失心釋義收審書市違統文思香弓鄉君現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