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空隙。語本《莊子·養生主》:“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 清 趙翼 《剝皮山》詩:“縱遣庖丁批窾郤,新硎亦恐奏技艱。”
2.要害;法則。 清 王晫 《今世說·政事》:“﹝ 董巽峯 ﹞少以理學經濟自任,得 伊川 、 考亭 窾郤,旁瞻子史説集。”
“窾郤”是一個由“窾”和“郤”組合而成的詞彙,需分别理解兩字含義并結合語境分析:
窾(kuǎn)
郤(xì)
“窾郤”在部分語境中可能有兩種理解:
負面含義的“勾結”
提到“窾郤”作為成語表示暗中勾結、串通,但此用法較少見,且未見于其他權威典籍。需注意語境,避免與常見成語混淆。
中性含義的“關鍵空隙”
若結合《莊子》典故“批郤導窾”,則“窾”與“郤”均指事物關鍵處的空隙,強調解決問題的技巧。例如:“善治學者,能批郤導窾,事半功倍。”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莊子》《史記》等典籍或漢語字典(來源:-7)。
窾郤(kuān xī)是一個古代漢字,意思是批評、斥責。下面将從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等方面介紹這個詞。
窾郤的拆分部首為穴,筆畫總數為11畫。
窾郤最早出現于《周易》中,其含義為審查議論。後來演變為指責或批判别人的言辭。
窾郤的繁體字為窾鬻。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窾郤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但具體寫法已較少見到,難以考證。
他窾郤了我前天上的那個報告。
窾郤批評、窾郤指責、窾郤言辭等。
指摘、責怪、批判、抨擊等。
贊揚、表揚、稱贊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