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款納的意思、款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款納的解釋

誠懇收留。《初刻拍案驚奇》卷八:“一個素不相識之人,如何肯欣然款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款納為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詞素分解與曆史用法兩方面解析。《漢語大詞典》記載,“款”本義指誠懇、真誠,《說文解字》釋為“意有所欲也”,如《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叩關而獻款”即表歸順誠意;“納”則為接受、收納之意,《玉篇》注“受也”,如《尚書·禹貢》載“百裡賦納總”。二字組合後,“款納”在古漢語中特指以真誠态度接受他方投誠或貢品,常見于外交與軍事場景。

從曆代文獻用例觀察,該詞多具儀式性與政治象征意義。明代《萬曆野獲編》記載邊關将領“款納蕃使,設九賓禮”,清代《皇朝通典·賓禮》亦載“外藩遣使款納,禮部主客司具儀注”。現代漢語中,該詞使用頻率較低,僅見于曆史文獻研究及特定成語中。

詞義演變方面,《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指出其衍生出“按規定程式接納”的引申義,如唐代典章制度中“款納賦稅”指依律征收。此用法在《唐六典·戶部》有明确記載:“凡州縣籍帳,三年一造,以入戶款納為定”。

網絡擴展解釋

“款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誠懇地接納或收留,常見于文學或正式語境中。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根據權威詞典(、),“款納”指以真誠的态度接受或收留他人。例如《初刻拍案驚奇》卷八中提到:“一個素不相識之人,如何肯欣然款納?”此處強調對陌生人的無私接納。

  2. 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描述對他人意見、建議、禮物或請求的接受(),常見于正式場合或文學作品中,帶有尊重和感激的情感色彩。例如在社交或外交場合中,表達對來訪者的熱情接待。

  3. 字義分解

    • 款:含“誠懇、親切”之意,如“款待”“款洽”;
    • 納:意為“接受、收容”,如“接納”“收納”()。
      二字組合後,更強調接納過程中的真誠态度。
  4. 延伸說明
    需要注意的是,“款納”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多出現在古典文學或特定語境中。其近義詞包括“接納”“收容”,反義詞則如“拒絕”“排斥”等()。

若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初刻拍案驚奇》相關章節或權威詞典的完整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霭郁骜岸卑不足道迸射長蛾讒疾牚距沖真淳寂刀斧手道路傳聞低地定昬楯紛發達販徒豐積俯泣覆傾浮蹤感遇弓樣關差關賞和纏黑溜溜紅娘降黜江濆浄盡進詩連環馬凜承靈征面善靺羯芽判語蒲且綦谿人牙兒鞣料三陽五會時空收效刷白書社鼠尾草寺署韬戢天漿通款通贓過付塗歸脫澀椀珠伎未了因相戀陷将小腳船蟹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