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款節的意思、款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款節的解釋

表示求降通好的旌節。 明 何景明 《漢将篇》:“降旗款節樹戎城,卷斾回旌入帝京。”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款節"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兩個維度解析:

  1. 基本釋義 指古代戰争中表示投降通好的旌旗信物,多用于外交或軍事場合。據多部詞典記載,該詞最早見于明代何景明《漢将篇》詩句:"降旗款節樹戎城,卷斾回旌入帝京",描繪了戰敗方豎立款節以示歸順的場景。

  2. 延伸解析

注意事項
現代漢語中偶見将該詞誤解為"莊重儀态"(如),但根據權威詞典和古籍用例,此屬誤用。在當代文學創作中引用該詞時,建議保持其曆史語境,避免混淆。

網絡擴展解釋二

款節(kuǎn jié)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欠」和「束」兩個部首組成。欠字表示一種心靈上的缺陷或某種行為的不足,束字表示系着或綁着的意思。合在一起,款節的意思是指待人接物時的禮貌、規矩、分寸和尺度。 款節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部首「欠」,筆畫數為3; 部首「束」,筆畫數為7。 款節一詞來源于古代漢字,它的寫法在繁體中沒有任何變化。古代漢字的寫法也與現代漢字的寫法大緻相同,隻是在筆畫的書寫順序和結構上有所不同。在古時候,款節的寫法是「欠束」。 以下為例句: 1. 他待人處事非常有款節。 2. 她在公共場合總是有規矩而舉止得體,很有款節。 與款節相關的組詞有:禮節、言談舉止、儀态端莊、應對得當等。 近義詞包括:禮貌、規矩、分寸、得體等。 反義詞有:粗魯、無禮、放肆等,表示不守規矩和缺乏款節的行為和态度。 總結: 款節是一個擁有兩個部首的漢字詞語,代表着待人接物時的禮貌、規矩、分寸和尺度。其拆分部首的筆畫分别為3和7,來源于古代漢字,并沒有在繁體中有任何變化。款節的古時候漢字寫法為「欠束」。可以用在句子中,形容一個人待人接物時的得體和合適。與款節相關的還有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分别表示相關的概念、相似的詞語和相反的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