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款節的意思、款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款節的解釋

表示求降通好的旌節。 明 何景明 《漢将篇》:“降旗款節樹戎城,卷斾回旌入帝京。”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款節"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語義色彩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詞素分解和文獻用例兩個角度解析:

一、詞素解析 "款"的本義為誠懇,《說文解字》釋作"意有所欲也",引申為真誠相待;"節"本指竹節,引申為法度、禮節。《漢語大詞典》指出二者組合後構成聯合式合成詞,核心語義聚焦于"誠摯的禮節"。

二、語義演變

  1. 古代外交場景 《資治通鑒·漢紀》注:"款謂誠款,節謂禮節",特指古代邦交活動中體現誠意的禮儀規制。如《史記·匈奴列傳》記載漢使"持節厚币以結和親",即包含款節的具體實踐。

  2. 現代語義擴展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記錄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引申為"待人接物的真誠态度與得體方式",強調内外統一的禮儀修養。例如商務交往中"既保持專業規範,又體現人文關懷"的雙重要求。

三、文化内涵 據《中華禮儀大辭典》分析,該詞承載着儒家"文質彬彬"的倫理觀,要求外在儀節與内在誠意的高度統一,反對徒具形式的虛禮,這一理念在當代跨文化交際中仍具現實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

"款節"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兩個維度解析:

  1. 基本釋義 指古代戰争中表示投降通好的旌旗信物,多用于外交或軍事場合。據多部詞典記載,該詞最早見于明代何景明《漢将篇》詩句:"降旗款節樹戎城,卷斾回旌入帝京",描繪了戰敗方豎立款節以示歸順的場景。

  2. 延伸解析

注意事項
現代漢語中偶見将該詞誤解為"莊重儀态"(如),但根據權威詞典和古籍用例,此屬誤用。在當代文學創作中引用該詞時,建議保持其曆史語境,避免混淆。

别人正在浏覽...

哀死事生白蓮教寶護暴怒八夕蓓藟背主不令參畫钗珥朝夕不保塵蒙出結大乘待敵逗趣都鄉侯恩澤放淫樊然飛天紒分進合擊黼繪浮譚給給攻無不克構造山軌伍捍牌诃佛駡祖黑地逭遁圜壺回源将軍箭禁忍舅氏九尾軍差窠巢臨淵羨魚禮引蒙沒秘書丞剖視圖前思後想青烏壟起樣色弱潸怅說話饕殘天孫替當退艄拖拉機問發儛書向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