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曠歲的意思、曠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曠歲的解釋

經年;長年。 晉 陶潛 《感士不遇賦》:“雖僅然於必知,亦苦心而曠歲。”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寺塔記上》:“昔 婆羅門 兄弟,欲圖如來,初成佛像,曠歲無人應6*召。” 宋 葉適 《徐德操墓志銘》:“公在家時,惟以朔望日謁郡守,他官府曠歲不到,殊不識其處。”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一章:“﹝ 慧遠 ﹞慨其道缺,乃令弟子 法淨 、 法領 等遠尋衆經,逾越沙、雪,曠歲方反。”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曠歲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曠歲”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kuàng suì,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時間流逝
    指度過一整年或年歲已逝,常用來形容時間飛逝、歲月流轉()。例如:“雖僅然於必知,亦苦心而曠歲”(陶潛《感士不遇賦》),表達對時間流逝的感慨。

  2. 長年累月
    另一層含義為“經年;長年”,強調時間跨度較長()。如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中“曠歲無人應召”,描述某件事長期未得到響應。


二、詞源解析


三、使用場景

  1. 文學表達
    多用于文言或書面語境,常見于詩詞、古籍中,表達對時光易逝的感慨或對長期未決之事的描述()。

  2. 實際語境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在曆史、文學研究或仿古寫作中仍可見到。例如:“曠歲持久”指拖延多年()。


四、例句參考

  1. 古文用例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出處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籍原文(如陶潛、段成式著作)。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曠歲”

“曠歲”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度過了整整一年。曠(kuàng)的意思是空曠、廣闊,歲(suì)的意思是年。因此,“曠歲”表示時間經過,一年已經過去。

拆分部首和筆畫

“曠歲”的部首是⼲(gān),由⼲包裹的是一種人。該字一共有9畫。

來源

據說,“曠歲”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左傳》這部古代典籍中。在《左傳·宣公十年》這一篇文章中,出現了“曠歲”的用法。

繁體字

“曠歲”的繁體字是「曠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寫“曠”字時,上面是一個⼲字,下面是一個⽪字,表示廣闊空曠的意思。寫“歲”字時,上面是一個日字,下面是一個身字,表示一年的意思。

例句

1. 這已經是我們三年未曾見面了,真是曠歲之久。

2. 爺爺每年冬天都忙于勞作,為了在來年有好的收成,度過了一個曠歲。

組詞

曠曠 | 曠野 | 幻曠

近義詞

歲末 | 年尾 | 年關

反義詞

新年 | 新歲 | 新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