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曠歲的意思、曠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曠歲的解釋

經年;長年。 晉 陶潛 《感士不遇賦》:“雖僅然於必知,亦苦心而曠歲。”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寺塔記上》:“昔 婆羅門 兄弟,欲圖如來,初成佛像,曠歲無人應6*召。” 宋 葉適 《徐德操墓志銘》:“公在家時,惟以朔望日謁郡守,他官府曠歲不到,殊不識其處。”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一章:“﹝ 慧遠 ﹞慨其道缺,乃令弟子 法淨 、 法領 等遠尋衆經,逾越沙、雪,曠歲方反。”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曠歲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曠歲"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構詞法與語義演變兩個角度解析:

一、詞素解析 "曠"字本義指空闊無阻,《說文解字》訓為"明也",後引申出"空缺""荒廢"等義項。《漢語大詞典》中"曠"作為動詞使用時,特指"曆時長久",如《後漢書》"曠日經年"的用例。"歲"作為時間量詞,在甲骨文中已具年歲之義,《爾雅·釋天》明确"載,歲也"的訓诂關系。

二、語義特征 該詞在曆時語境中呈現雙重指向:

  1. 時間維度:強調時間跨度的完整性,如《宋書·孝武帝紀》"事既曠歲"即指整年持續
  2. 價值判斷:蘊含對時間虛度的否定評價,如《資治通鑒》注疏"曠歲糜饷"暗含資源浪費的批判

三、現代應用 在當代書面語中多用于:①曆史著述中描述跨年度事件 ②文學創作中渲染時光流逝的怅惘感 ③公文寫作中批評項目拖延。值得注意的是,《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将其歸入"書面語體詞",提示其使用場景的正式性。

(引用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爾雅義疏》中華書局1987年點校本;《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20年第4版)

網絡擴展解釋

“曠歲”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kuàng suì,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時間流逝
    指度過一整年或年歲已逝,常用來形容時間飛逝、歲月流轉()。例如:“雖僅然於必知,亦苦心而曠歲”(陶潛《感士不遇賦》),表達對時間流逝的感慨。

  2. 長年累月
    另一層含義為“經年;長年”,強調時間跨度較長()。如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中“曠歲無人應召”,描述某件事長期未得到響應。


二、詞源解析


三、使用場景

  1. 文學表達
    多用于文言或書面語境,常見于詩詞、古籍中,表達對時光易逝的感慨或對長期未決之事的描述()。

  2. 實際語境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在曆史、文學研究或仿古寫作中仍可見到。例如:“曠歲持久”指拖延多年()。


四、例句參考

  1. 古文用例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出處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籍原文(如陶潛、段成式著作)。

别人正在浏覽...

百嘉比及逼誘常所朝晨查頭鯿重床疊屋道籙登高颠旄曡子斷金侶房主貫越貫址故墓過知故蕖诃斥鶴幾瘓癱彙次灰炭混進檢促肩披建事倨橫巨爵空口白話叩問窺園拉拔連相禮拜天利施馬燈調冒拜昧弱母字囊箧前伐喬模樣乞命清粹青筐勤虔權備饒羨森箾秫绌梳裹箱四月梵胎孕譚說吐退違别卧榻豈容酣睡小許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