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具的意思、畢具的詳細解釋
畢具的解釋
齊全;完全具備。 漢 馬融 《長笛賦》:“ 夔 襄 比律, 子壄 協呂,十二畢具,黃鐘為主。” 清 張際亮 《上盧厚山宮保書》:“槳櫓并下,炮械畢具,其行迅速,其勢兇悍。” 子虛子 《湘事記·軍事》:“其草定章程,府中分為顧問室、秘書室、電報室、文牘室……擇人任職,畢具綱維。”
詞語分解
- 畢的解釋 畢 (畢) ì 完結:禮畢。畢業。畢生。畢力。 完全:畢肖(刼 )(完全相象)。兇相畢露。畢其全力。 究竟,到底:畢竟。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古代田獵用的長柄小網,亦指用長柄網捕取禽獸:“鴛鴦于飛,
- 具的解釋 具 ù 器物:器具。 備有:具備。具有。别具隻眼(形容具有獨到的眼光和見解)。 備,辦:具呈。具結。具名。具領。敬具菲酌。 古同“俱”,都,完全。 量詞,用于某些器物和棺材、屍體:座鐘一具。一具男屍。
網絡擴展解釋
“畢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一、基本詞義
畢具意為“齊全;完全具備”,強調事物或條件的完備性。例如形容工具、材料、準備工作等無遺漏()。
二、詞源與結構
- 畢:表示“全部、完全”,如“禮畢”指禮儀完成。
- 具:指“具備、器具”,如“工具”或“具有”。
- 組合後表示“全部具備”,引申為準備充分的狀态()。
三、使用場景
- 古代文獻:如馬融《長笛賦》“十二畢具,黃鐘為主”,指音律完備;張際亮書信“炮械畢具”形容武器裝備齊全()。
- 現代語境:多用于描述周密準備,如“方案畢具”“資料畢具”()。
四、例句與出處
- 古籍:“凡吉兇消長之理,進退存亡之義,畢具其中。”(《湘事記·軍事》)
- 現代:“會議所需文件、設備畢具,流程清晰。”(參考的釋義擴展)
五、近義詞與關聯詞
“畢具”多用于正式或書面表達,強調事物完整性和充分準備的狀态。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權威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畢具》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畢具(bì jù)是一個多音字,可以有兩種不同的意思。一種是指獻給神的祭祀器物,比如祭祀神明時使用的瓶、盂、缶等容器。另一種意思是指用具、工具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畢具》這個詞由左部分組合而成。左邊的部首是“毋”(wú),有四畫;右邊的部首是“具”(jù),有八畫。
來源:
《畢具》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最初是用來指完成祭祀儀式所需的各種器具,後來逐漸演變為指工具、用具等。
繁體:
繁體字“畢具”也可以用來表示《畢具》這個詞。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些不同于現代。《畢具》可以寫作“畢具”,字形稍有差異,但意義相同。
例句:
1. 在祭祀儀式上,我們需要準備好各種畢具。
2. 工匠使用各種畢具來制作精美的藝術品。
組詞:
組詞包括:“畢竟”、“具體”、“器具”、“器械”等。
近義詞:
近義詞包括:“祭器”、“祭祀具”等。
反義詞:
反義詞包括:“破碎”、“廢棄”等。
希望這些回答能夠幫到你!如果有任何其他問題,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