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匡剌的意思、匡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匡剌的解釋

(1).扭曲。《周禮·考工記·輪人》“萭之以眡其匡也” 漢 鄭玄 注:“等為萭蔞,以運輪上;輪中萭蔞,則不匡剌也。” 唐 賈公彥 疏:“輪一轉一帀,不高不下,中於萭蔞,則輪不匡剌。”

(2).引申為乖戾,不合情理。 章炳麟 《毛公說字述》:“形聲相從,将非蟬嫣之本文,説為三辰,匡剌則甚矣。” 章炳麟 《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緯書記 孔子 讀《易》,復有鐵擿三折之文,是鉛鐵并可作筆也。然後生覺其匡剌,而以鹿豪、兔豪代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匡剌”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一、本義:扭曲

該詞最初用于描述物體形态的變形,尤其與古代車輪制作相關。如《周禮·考工記·輪人》記載的制輪工藝中,鄭玄注曰:“輪中萭蔞,則不匡剌也”,指車輪若符合标準測量工具(萭蔞)的尺寸,就不會出現扭曲現象。

二、引申義:乖戾不合

由物理扭曲延伸至抽象概念,表示言行乖張、違背常理。章炳麟在《毛公說字述》中批評“説為三辰,匡剌則甚矣”,即用此詞指代牽強附會的學術觀點。

特殊說明

需注意:将“匡剌”解釋為“扶持正義”的成語,這與主流文獻記載相悖。該說法可能源于對類似發音詞彙的混淆,建議以《漢典》等權威辭書釋義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匡剌的意思

匡剌(kuāng là)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挽救、救助、挽回。

拆分部首和筆畫

匡剌的部首是匚(fāng)和刀(dāo),共有10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匡剌是由兩個古代漢字組成的複合詞。匡(kuāng)原本是指修正、糾正、扶正,剌(là)表示救助、救濟。繁體字為匡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匡剌的寫法略有不同。匡字在古代寫作框,剌字在古代寫作剌兒或剌樂。這種寫法在漢字發展的過程中漸漸演變為現代的匡剌。

例句

1. 團結一心,共同匡剌國家的經濟困境。

2. 他經過艱苦努力,最終匡剌了自己的家庭信譽。

3. 匡剌舊社會不正之風,推動社會進步。

組詞

1. 匡助(kuāng zhù):挽救和幫助。

2. 舉剌(jǔ là):舉起或揮動武器。

3. 匡扶(kuāng fú):扶持、支援。

近義詞

1. 救助(jiù zhù)

2. 挽救(wǎn jiù)

3. 扶助(fú zhù)

反義詞

1. 喪失(sāng shī)

2. 放棄(fàng qì)

3. 抛棄(pāo q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