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诳詐的意思、诳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诳詐的解釋

欺詐。《三國志·魏志·崔琰傳》“ 魯國 孔融 ” 裴松之 注引 晉 孫盛 《魏氏春秋》:“太中大夫 孔融 既伏其罪矣,然世人多採其虛名,少於核實,見 融 浮豔,好作變異,眩其誑詐,不復察其亂俗也。” 晉 葛洪 《抱樸子·勤求》:“諸虛名之道士,既善為誑詐以欺學者,又多護短匿愚。”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诳詐”是一個書面用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引證與用法

  1. 古籍用例:

    • 《三國志·魏志·崔琰傳》注引《魏氏春秋》提到孔融“眩其诳詐”,指其用浮誇言行掩蓋欺詐本質。
    • 晉代葛洪《抱樸子·勤求》中批評某些道士“善為诳詐以欺學者”,強調其虛僞性。
  2. 現代語境: 多用于描述蓄意欺騙的行為,如商業詐騙、言辭蒙蔽等,屬于較正式的書面表達。

相關辨析

建議

若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文獻(如《三國志》《抱樸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诳詐

诳詐是一個常用的詞彙,用來描述一個人欺騙、欺詐他人以取得不義之利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诳詐的拆分部首是讠和詞,它的總筆畫數為10。

來源

诳詐作為一個漢字詞語,最早出現在《詩經·秦風·小戎》中:“莫诳于心,言心說誠。”後來,這個詞被廣泛使用,成為描述欺騙行為的常用詞彙。

繁體

诳詐的繁體字為詿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诳詐的寫法為“诓詐”,用的是“讠”部首而非現代的“讠”。

例句

他利用謊言和欺騙進行诳詐,損害了很多人的利益。

組詞

1. 诳騙:指欺騙他人以謀取私利。

2. 诳言:指不真實的話語,用來欺騙他人。

近義詞

近義詞包括:騙術、欺詐、欺騙、詐騙。

反義詞

反義詞為:真實、誠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