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其豔麗。 唐 孟郊 《邀人賞薔薇》詩:“醉紅不自力,狂豔如索扶。” 宋 蔡襄 《過楊樂道宅西桃花盛開》詩:“無限幽香風正好,不勝狂豔日初斜。”
“狂豔”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kuáng yàn,其核心含義是極其豔麗,常用來形容色彩或形态濃烈到極緻的視覺沖擊感。以下是詳細解析:
如需更全面的釋義或例句,可參考權威詞典網站(如滬江線上詞典)。
狂豔是一個形容詞,具有形容事物狂野而華麗的意思。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犬和艹,犬表示動物,艹表示植物。它的拆分筆畫為10畫。
《狂豔》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紅樓夢》長篇小說中,曹雪芹先生創造了這個詞用以形容寶黛的愛情。在小說中,寶玉用“狂豔”來形容林黛玉的美貌,這個詞因此開始被廣泛使用。
在繁體字中,狂豔的寫法為「狂豔」。
在古時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對于狂豔這個詞,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是「狂艷」。在現代漢字的簡化過程中,艷的艹部被簡化成了豔的豕部,形成了現代繁體字的寫法。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她穿着狂豔的禮服出席晚宴。
2. 這幅畫的色彩狂豔奪目,給人一種美妙的感覺。
組詞:
1. 狂放:形容行為或性格放縱自由,不受拘束。
2. 狂躁:形容情緒或行為異常激動、不穩定。
3. 狂風:形容風勢猛烈、呼嘯激烈。
4. 狂熱:形容情緒或行為非常激動、熱情高漲。
5. 狂喜:形容情緒異常激動、喜悅極度。
近義詞:
1. 華麗:形容事物或外表豪華美麗、富麗堂皇。
2. 絢麗:形容色彩繁盛、美麗奪目。
3. 豔麗:形容色彩豔美、美麗奪目。
4. 燦爛:形容光彩或色彩明亮、輝煌壯麗。
反義詞:
1. 素淨:形容事物樸實無華、清爽自然、不加修飾。
2. 樸實:形容事物簡樸質樸、不矯揉造作、不浮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