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規的意思、匡規的詳細解釋
匡規的解釋
糾正規勸。《晉書·慕容盛載記》:“如其性本休明,義心易發,當務盡匡規之理以弼成君德,安有人臣幽主而據其位哉!”
詞語分解
- 匡的解釋 匡 ā 糾正;匡正。匡謬。 救:匡救。匡複。匡時濟世。 輔助,幫助:匡助。匡扶。匡我不逮(幫助我所做不到的)。 粗略計算,估計,預料:匡算。匡計。 古同“筐”。 姓。 筆畫數:; 部首:匚; 筆順編
- 規的解釋 規 (規) ī 畫圓等的儀器:圓規。兩腳規。 法則,章程,标準:規則。法規。常規。清規戒律。 格局,範圍:規模。 相勸:規盡力。規谏。規正(a.規勸,匡正;b.整齊;c.規矩)。規勉。 謀劃:規劃。規
網絡擴展解釋
“匡規”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一、基本含義
- 拼音:kuāng guī
- 釋義:指“糾正規勸”或“整頓秩序”,強調對違背規則、法度的行為進行矯正。
二、詳細解釋
-
詞源解析
- “匡”意為糾正、矯正(如“匡謬”),“規”指規矩、法度。
- 合稱後,多用于描述通過規勸或整頓使社會秩序、個人行為回歸正軌。
-
曆史用例
- 出自《晉書·慕容盛載記》:“當務盡匡規之理以弼成君德”,指臣子應盡力規勸君主以完善德行。
三、使用場景
- 社會管理:如政府整頓違法亂紀行為,恢複公共秩序。
- 人際交往:對他人不當言行進行善意規勸,如“匡規同事的工作疏漏”。
四、相關詞語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晉書》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匡規
匡規,是一個含義豐富的詞彙,可以拆分為“匚”和“見”兩個部首,拼寫時包含8個筆畫。
來源
《匡規》這個詞最早來源于《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的記載。在古代中國,匡規是指對規章制度進行修正和糾正,使其更加健全和準确。
繁體
對應于繁體字,匡規可以寫作「匡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匡規的寫法可能有一些變化。不過總體來說,匡規依然是由匚和見兩個部首構成,隻是筆畫順序可能有所不同。
例句
1. 在公司的工作中,我們要遵守各項匡規,确保工作的有序進行。
2. 這個學校對學生管理非常嚴格,實行一套嚴密的匡規制度。
組詞
匡正、規範、整頓、規定、規章
近義詞
修正、糾正、調整
反義詞
違規、不合規、放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