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曠達的意思、曠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曠達的解釋

[broad-mined;bighearted;show deep understanding] 心胸開闊樂觀

時人貴其曠達。——《晉書·張翰傳》

詳細解釋

開朗,豁達。多形容人的心胸、性格。《晉書·裴頠傳》:“處官不親所司,謂之雅遠;奉身散其亷操,謂之曠達。” 宋 葉適 《朝奉黃公墓志銘》:“天性曠達,不作疑吝;推己利人,不自封殖。”《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六:“﹝ 沉燦若 ﹞是 嘉興 有名才子,容貌魁峨,胸襟曠達。”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李白的家室索隱》:“ 李白 是那麼曠達的人,為什麼一說到子女便那麼傷心?”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曠達”是一個形容詞,形容人心胸開闊、豁達樂觀的性格或處世态度。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指人胸懷寬廣,不拘泥于小節,能以豁達的心态看待事物。例如《晉書》中評價張翰“時人貴其曠達”,即當時的人推崇他豁達灑脫的性情。

二、詳細解釋

  1. 性格特質
    表現為開朗大度,不因瑣事糾結。如宋代葉適在《朝奉黃公墓志銘》中描述“天性曠達,不作疑吝”,強調其坦蕩包容的品性。

  2. 處世态度
    注重當下,超脫世俗名利。典型例子是張翰名言“使我有身後名,不如即時一杯酒”,體現了他對即時體驗的重視而非虛名。

三、使用場景

四、近義與反義詞

五、經典出處

主要源自《晉書》對張翰、裴頠的記載,以及宋代文人的評價。這些文獻奠定了“曠達”作為中華文化中理想人格特質的地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曠達

曠達(kuàng dá)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是形容一個人思維開闊、心胸寬廣的特質。曠指廣闊無垠,達指達到,兩者合在一起表示一個人的胸襟寬廣、見識廣博。

拆分部首和筆畫

曠 (kuàng) 是一個由“”和“⺆”組成的漢字,它的部首是方塊,筆畫數為5。

達 (dá) 是一個由“⺅”和“至”組成的漢字,它的部首是人,筆畫數為8。

來源

“曠達”一詞的來源并不明确,但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儒家文化。儒家重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曠達”則是人的德行中一個重要的品質之一。

繁體

在繁體字中,曠達的寫法為「曠達」。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曠達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其中的「曠」通常寫作「曠」,而「達」則寫作「達」。

例句

1. 他的胸懷曠達,能夠容納各種不同的意見。
2. 他的見解非常曠達,對問題總能有全面的思考。

組詞

曠達可以與其他漢字組合形成新的詞語,例如:
- 曠世之才:指世間難得一見的傑出才能。
- 開朗曠達:指為人豁達開朗,沒有顧及過多細節。

近義詞

曠達的近義詞包括:
- 寬廣:形容思維、胸懷廣闊。
- 開闊:表示見識、眼界廣博。

反義詞

與曠達相反的詞語有:
- 狹隘:指心胸或思維狹窄,不開放。
- 局限:表示思想、眼界受到限制,無法超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