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sinthium] 普通苦艾的幹燥葉及花頭,一度用作苦味強壯劑和健胃劑
“苦艾”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根據具體語境分析,主要涉及植物學、中藥學等領域。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苦艾是菊科植物中亞苦蒿(Artemisia absinthium)的幹燥葉及花枝。這種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明顯,常生長于海拔1100-1500米的山坡、草原及林緣,在我國主要分布于新疆,南京等地也有栽培。
“苦”在漢語中既指味覺的苦澀,也引申為“痛苦”或“使痛苦”;“艾”在此處特指菊科蒿屬植物。兩字組合後,既描述植物的自然屬性,也體現其藥用特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藥理成分或臨床應用,建議查閱藥典或專業文獻。
苦艾(kǔ ài)是一種常見草本植物,也是一種藥用植物。它的中文名稱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苦”和“艾”,下面來詳細解釋一下。
苦這個字的拆分部首是“艹”,它的筆畫數是5畫。艾這個字的拆分部首是“艹”,它的筆畫數是6畫。
苦艾的名稱源自于它的特點和用途:苦代表了它的味道,而艾則是它的植物名。苦艾既是一種草本植物,也是一種藥材。
苦艾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是“苦艾”。繁體字保留了漢字形體的傳統特征,盡管在現代通用的簡體字中,字形被簡化了,但繁體字依然在某些地區和場合被廣泛使用。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苦和艾的字形有所不同。苦在古代寫法中是由“壴”和“木”兩個部分構成的,表示了它的苦澀味道;艾的古代寫法中是由“虍”和“鬥”兩個部分構成的,表示了它的植物外形。
1. “苦艾可用于糖尿病的治療。”
2. “這種草本植物的苦艾味道很濃。”
1. 艾草
2. 苦味
3. 艾葉
4. 苦苣
5. 艾灸
1. 苦草
2. 苦菜
3. 苦巴巴
4. 苦丁茶
5. 苦瓜
1. 甜美
2. 淡雅
3. 香甜
4. 甜食
5. 甜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