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口音的意思、口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口音的解釋

(1) [accent]∶帶有個人、地方、民族語言特征的話音

南方口音

(2) [voice]∶說話的聲音

他的口音好聽

(3) [tone]∶口氣

他一聽口音不對,拔腿就跑

詳細解釋

(1).帶有個人、地方、民族語言特征的話音。《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因見他是個旗裝,卻又有些外路口音。” 鄭觀應 《盛世危言·考試上》:“宜選肄業生之通古今、識大體者,始遣出洋……年在二十左右。過稚則氣質易染,過長則口音難調。” 茅盾 《色盲》三:“ 林白霜 聽口音知道是同事的 何教官 ,隻把身子略動了一下,手裡依然在寫。”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二部二六:“一個婦女說:‘ 蕭隊長 也學會咱們口音了。’”

(2).猶口氣。《官場現形記》第二六回:“ 黃胖姑 一聽口音不對,連忙替 賈大少爺 分辨。”參見“ 口氣 ”。

(3).語音學指氣流隻通過口腔而不經過鼻腔所發出的音。相對于鼻音和鼻化元音而言。如普通話中的a、o、e、b、p、f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口音"在漢語詞典中的詳細解釋可從以下兩個核心層面理解:

一、語音特征層面

指個人或群體在發音上區别于标準語或其它方言的獨特特征,主要體現在聲母、韻母、聲調或語調的差異上。例如:

  1. 聲母差異:如部分方言區将普通話聲母"f"發成"h"(如"飛機"讀作"灰機")。
  2. 韻母變異:如北方方言中"兒化韻"的頻繁使用("花兒"讀作/huār/)。
  3. 聲調系統:粵語保留入聲調類,與普通話四聲系統形成顯著區别。

二、社會屬性層面

口音作為語言的社會标識,承載着地域歸屬與文化身份:

  1. 地域識别:如"東北口音"的降升調特征、"吳語口音"的軟糯感,成為地域文化的語音符號(《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2. 群體認同:移民群體通過保留母語口音維系文化紐帶,如海外華社的"閩南腔普通話"(《社會語言學通覽》)。

補充說明


權威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李小凡等. 《漢語方言學基礎教程》.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9.
  3.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語言學名詞》. 商務印書館, 2011.
  4. Florian Coulmas. 《社會語言學通覽》.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9.

網絡擴展解釋

“口音”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可從不同角度解析:

  1. 語言特征與發音特點
    指個人、地方或民族在發音、語調上的獨特方式。例如“南方口音”體現地域差異,英語中的母語影響(如法語口音)則反映語言背景差異。

  2. 語音學定義
    指氣流僅通過口腔而非鼻腔發出的音,如普通話中的元音ɑ、e、o,輔音b、p、f等。與之相對的是鼻音(如m、n、ng)和鼻化元音。

  3. 社會文化标識
    口音常作為地域或文化背景的标籤,例如“山東口音”能反映說話者的生活地理信息,甚至教育背景。

  4. 其他引申含義

    • 說話的聲音:如“他的口音好聽”描述音色特點。
    • 口氣或言外之意:如“口音不對”可指語氣異常或隱含态度。

示例與對比

如需更全面的語言學分析,可參考權威詞典或語音學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哀察葆塞編剗便賴琛帛蟲旋臭名昭彰吹刷噉噆倒黴蛋點名鬥目端陽嚲避多元函數二婚頭方施方音肥潤飛轉高香鞲采雇工和親宏盛候物湖膠兼路赆錢金屋貴計數救駕九趣郎将黧鷄砻煉露袒蠻花摸牌破碗破摔樵迳清淨青蔓輕淺晴熱取齊山齋勝遇失眠食苗雙桂聯芳騰蹀田陌天墨畋犬望空捉影誤我五絃吳裝小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