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扣槃扪籥的意思、扣槃扪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扣槃扪籥的解釋

比喻認識片面,未得要領。同“扣槃扪燭”。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扣槃扪籥”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寓言的成語,比喻認識事物片面、主觀臆斷,或僅憑片面、局部的經驗就對事物妄加判斷。其字面意思和深層含義如下:

  1. 字面拆解與動作:

    • 扣 (kòu): 敲擊。
    • 槃 (pán): 同“盤”,指盤子、盆子等扁圓形的器皿。
    • 扪 (mén): 撫摸。
    • 籥 (yuè): 古代一種管樂器,形狀像笛子或排箫。
    • 因此,“扣槃”指敲打盤子,“扪籥”指撫摸笛子(或箫)。字面意思就是敲打盤子、撫摸笛子。
  2. 典故出處與寓意: 這個成語出自北宋文學家蘇轼的《日喻》。文中講述了一個寓言故事:

    • 有一個天生的盲人,不認識太陽。有人告訴他太陽像銅盤(“日之狀如銅槃”)。盲人聽到銅盤敲擊的聲音(“扣槃而得其聲”),後來聽到鐘聲,就以為是太陽。
    • 又有人告訴他太陽像蠟燭(“日之光如燭”)。盲人摸到了笛子(籥)的形狀(“扪籥而得其形”),後來摸到一支形狀像笛子的樂器(龠),也以為是太陽。
    • 蘇轼用這個故事說明,太陽與鐘、龠的差别太大了,但盲人不知道它們的區别,是因為他從未親眼見過太陽,隻能依靠别人片面的描述去推測。同理,求“道”(真理)也是如此,如果隻依靠别人的間接傳授(“達者告之”),而不親身實踐、體會,就容易産生誤解和偏差。
  3. 核心比喻義: 通過盲人“扣槃扪籥”而誤認太陽的故事,這個成語生動地比喻:

    • 認識片面: 隻接觸到事物的某個局部特征(如聲音、形狀),就以為掌握了事物的全部。
    • 主觀臆斷: 僅憑自己有限的、間接的經驗去推斷未知的事物。
    • 以偏概全: 把局部現象當作整體本質。
    • 缺乏直接經驗: 對事物的理解不是建立在親身實踐和全面觀察的基礎上。
  4. 用法與近義詞:

    • 這個成語常用于批評或自省認識上的局限性、主觀性和片面性。
    • 近義詞有:盲人摸象、管中窺豹、坐井觀天、以蠡測海等,都強調認識的片面和局限。
    • 反義詞有:洞若觀火、明察秋毫、了如指掌等,表示認識全面、透徹。

引用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扣槃扪籥”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kòu pán mén yuè,其核心含義是比喻認識片面,未得要領。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釋義與出處

  1. 基本釋義
    成語通過“扣槃”(敲擊木盤)和“扪籥”(觸摸笛子)兩個動作,形容僅憑片面經驗或局部認知去理解事物,導緻結論不全面或錯誤。

    • 扣:求教、探問。
    • 槃:古代木盤,用于盛水。
    • 扪籥:原指盲人摸笛,引申為盲目猜測。
  2. 出處
    源自宋代蘇轼的《日喻》,文中描述盲人通過他人描述猜測太陽形狀,誤将銅盤聲當作太陽、燭光形狀當作太陽,以此諷刺片面認知的現象。


二、結構與用法


三、典故與例句

蘇轼在《日喻》中寫道:

“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槃。’扣槃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
此例生動說明,僅憑片面信息易産生誤解。


四、使用提示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原文或例句,可參考蘇轼《日喻》。

别人正在浏覽...

鼇裡奪尊拜錢八角鼓陛廉碧悠悠不義之財彩飾谄嫉抄劄尺八川後叨冒大忠祠地動山搖頂拜頓號娥皇二十四鴻略魂飛魄越解選金觥久慣老誠霁岫季友伯兄劇人臘面靓觀良願連軸轉裂地列如零墜力彊論舊緑衣使者梅花拳明台民族共同語摸排傍戟抛射疋婁坡地破閑繦保千鈞一發湫盡入籍掃帚颠倒豎梢兒死報瑣陋同叔讬稱相印法詳緻遐制歇息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