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寇萊的意思、寇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寇萊的解釋

即 寇萊公 。 宋真宗 時 契丹 南侵, 寇準 力主禦駕過河督戰。後來主張南遷的 王欽若 卻向 真宗 進讒曰:渡河督戰,陛下乃是“ 寇準 之孤注也”。 陳毅 《秋過濮陽月下與人談毛6*6*席飛渝事》詩:“能擲孤注 寇萊 好,退避三舍 晉文 強。”參見“ 寇萊公 ”。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寇萊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寇萊”是北宋名相寇準(寇準)的尊稱,因其被封為“萊國公”,故後世稱其為“寇萊公”。這一稱謂常見于曆史文獻及詩詞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詞義來源
    “寇萊”是“寇萊公”的簡稱,源自寇準的封爵名號。寇準是北宋政治家,因在宋真宗朝主導抗擊遼國(契丹)南侵而聞名。

  2. 曆史背景

    • 澶淵之盟事件:宋真宗時,遼軍南下,寇準力主真宗禦駕親征至澶州(今河南濮陽)督戰,最終促成“澶淵之盟”,避免了大規模戰争。
    • 争議與貶谪:主和派王欽若曾向宋真宗進讒,稱寇準将皇帝置于險境是“孤注一擲”(“寇準之孤注也”),導緻寇準後來被貶。
  3. 文學引用
    近代陳毅在《秋過濮陽月下與人談毛主席飛渝事》詩中引用此典:“能擲孤注寇萊好,退避三舍晉文強”,借寇準的果敢對比曆史人物。

“寇萊”代指寇準,突顯其主戰抗遼的政治立場和果敢性格,這一稱謂多用于曆史評價或文學作品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寇萊》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寇萊的意思

《寇萊》是一個古漢語詞語,意為不會、無法。它常常用來形容某人缺乏某種能力或者不擅長某項任務。

拆分部首和筆畫

《寇萊》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部首為寸,右邊的部首為艹。根據筆畫數目分别為4畫和3畫。

來源和繁體

《寇萊》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它在《康熙字典》中有記載。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寇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寇萊」的寫法并非現代簡化字的形式,而是更為繁瑣的形式。以「寇」字為例,古代寫法為「宀口、冖、又」,而「萊」字的古代寫法為「艹、木、白、人」。

例句

他的算術成績很差,簡直是寇萊不足以為外人道也。

組詞

寇萊的組詞有:寇萊不入、寇萊無能、寇萊難堪等。

近義詞

與寇萊意思相近的詞語有:缺乏、不擅長、不及格。

反義詞

與寇萊意思相反的詞語有:能力十足、娴熟、出類拔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