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口口的意思、口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口口的解釋

(1).猶言句句話。 宋 文天祥 《出真州》詩序:“某見相公一箇恁麼人,口口是忠臣,某如何敢殺相公?”

(2).連聲;口口聲聲。《紅樓夢》第一○九回:“ 寳玉 接來一瞧,那玉有三寸方圓,形似甜瓜,色有紅暈,甚是精緻。 寳玉 口口稱讚。” 清 陳天華 《警世鐘》:“有人口口説打洋人,卻不講洋人怎麼打法。”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口口”的漢語詞典釋義

“口口”在漢語中主要有兩層含義,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

一、作為拟聲詞(拟聲用法)

指連續發出的嘴部聲音,如咀嚼、吮吸、親吻或低聲說話時發出的聲響。

示例:

“他口口地吃着蘋果”形容咀嚼聲;

“兩人躲在角落口口私語”表示低聲交談。

語言特征:


二、作為“口”的重疊形式(名詞性用法)

強調“每一張嘴”或“衆口一詞”,凸顯群體性表達。

示例:

“消息口口相傳”指衆人逐一傳遞信息;

“此事已口口載道”意為輿論廣泛傳播。

語法功能:


文化延伸

“口口”的拟聲用法可追溯至上古漢語,如《詩經》中“啄啄”等重疊拟聲詞;名詞重疊則多見于中古文獻,反映漢語雙音化趨勢。現代漢語中,兩類用法均保留其形象性與韻律感,成為語言鮮活度的體現。


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王力.《漢語史稿》. 中華書局, 2004.
  3. 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 商務印書館, 1999.
  4. 袁賓.《近代漢語概論》.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5. 向熹.《簡明漢語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網絡擴展解釋

“口口”是一個漢語疊詞,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其解釋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逐句重複或強調每句話
    表示每一句話都如此,帶有強調性。例如宋代文天祥《出真州》中“口口是忠臣”,指反複強調自己是忠臣。

  2. 連聲、反複陳述
    即“口口聲聲”,形容連續不斷地重複某種說法或主張。例如《紅樓夢》中賈寶玉對一塊玉“口口稱贊”,或陳天華《警世鐘》中“有人口口說打洋人”,均表示反複提及同一内容。


二、用法與示例


三、單字“口”的基礎義項(補充)

“口”本義指人或動物的嘴(《說文解字》),後引申為:

  1. 容器或通道的出入口(如“瓶口”“港口”);
  2. 長城關隘名稱(如“古北口”);
  3. 破裂處(如“傷口”)。

如需進一步了解詞語的演變或具體古籍用例,可參考權威詞典或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寶符表靈冰光澄華綢緞楚苗褚五電訊稿懂得惡虎不食子遏制政策樊萦風篷奉行故事風移俗改扶危濟急改弦易張高抗勾擾赫赫巍巍鶴唳呼嵩呼雉呵盧箭襖緘保驕恣較親疾鬭界隔祭煉酒賦空杳蘭艾量力而行裂土分茅利官溜滑沒講究密告哪搭劈刺遷延顧望清颷輕敵青山綠水染着觞花沙禽唼呷飾紋實習生守土唆擺所有者權益颱風啴啴挑動怗懘托號薪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