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口墜天花的意思、口墜天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口墜天花的解釋

據《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序品》載,佛祖說法,感動天神,“六欲諸天及天子衆,以天福力雨種種華:優鉢羅華,波頭摩華……於虛空中繽紛亂墜”,“天華亂墜滿虛空,衆香普薰於大會”。後遂以“口墜天花”喻指以誇誕之詞動人聽聞或以甘言騙人。華,同“ 花 ”。 明 呂坤 《<楊晉庵文集>序》:“口墜天花,而試之小小設施,輒不濟,是吾言世之塗羹也。” 清 李漁 《奈何天·媒欺》:“饒伊口墜天花,難逃我雙眸似電。”參見“ 天花亂墜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口墜天花”是一個源自佛教經典的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指以誇大的言辭動人聽聞,或以甜言蜜語欺騙他人。其中“華”同“花”,原指佛教傳說中佛祖講經時感動天神,天花紛紛墜落的情景。


出處與背景


用法與示例

  1. 貶義用法:

    • 如清代李漁《奈何天·媒欺》:“饒伊口墜天花,難逃我雙眸似電。”
    • 現代例句:“他雖然說得口墜天花,我卻是半信半疑。”
  2. 褒義用法:

    • 現代語境中也可形容口才極佳、能言善辯,如“他的演講口墜天花,聽衆無不贊歎。”

結構特點


若需進一步了解佛教典故或例句,可參考《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及文學著作《十二樓》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口墜天花

口墜天花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說話極為流利、口才極佳。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口(一畫):表示人的嘴巴;
- 墜(七畫):表示向下落下;
- 天(四畫):表示天空;
- 花(七畫):表示花朵。總計19畫。

來源:
- 口墜天花最早見于晉代郭璞的《評論孔氏之春秋》,其中有一句話:“唐太宗警口遺蔣元之墜天花之釋,統砣魚龍珏之讀者,可刺者辄摧,傾峻沃淵”。這句話意思是太宗以行動告誡蔣元:警戒要謹言慎行,按圖索骥,切勿暴露知己。後來這句話中的“墜天花”逐漸被引申為口才出衆、能夠用言辭征服人的意思;
- 另據《說文解字》,在古代文字中,口下面有一個墜物,墜物上方有一個天字,而墜物下有一朵花。這三個字合并在一起,所以稱為“口墜天花”。

繁體:
口墜天花(注:"墜"是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傳統漢字寫法是:「口墜天花」(注:「墜」為傳統字形)。

例句:
- 他的口墜天花,能夠說服任何人。
- 她的口墜天花,讓人佩服不已。

組詞:
- 口若懸河(形容說話連續不斷、流暢如水);
- 辯才無礙(形容辯論能力出色,毫不費力);
- 伶牙俐齒(形容口才極好、嘴巴靈活)。

近義詞:
- 口若懸河、辯才無礙、伶牙俐齒。

反義詞:
- 含糊不清(形容說話模糊不清、不明确);
- 口吃舌絆(形容說話口齒不清、有口音);
- 沉默寡言(形容不善于說話、緘默寡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