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孔章的意思、孔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孔章的解釋

亦作“ 孔彰 ”。非常顯明;十分顯著。《書·伊訓》:“聖謨洋洋,嘉言孔彰。” 孔 傳:“洋洋美善,言甚明可法。”《墨子·非樂上》:“嗚乎,舞佯佯,黃言孔章。”《後漢書·順帝紀》:“ 漢 德盛明,福祚孔章” 李賢 注:“孔,甚也;章,明也。”《明史·雒于仁傳》:“ 虞舜 溫恭,和以緻祥; 秦皇 暴戾,羣怨孔彰。”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孔章”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多個文獻來源進行解析:

一、基本釋義
“孔章”亦作“孔彰”,意為非常顯明、十分顯著。其中“孔”表示程度深(相當于“甚”),而“章”意為明顯、彰顯。

二、文獻例證

  1. 《尚書·伊訓》:
    “聖谟洋洋,嘉言孔彰” —— 指聖人的謀略宏大,美好的言論非常顯著。
  2. 《墨子·非樂上》:
    “黃言孔章” —— 形容音樂或言辭的顯赫。
  3. 《後漢書·順帝紀》:
    “漢德盛明,福祚孔章” —— 強調漢朝德政的昌明與福澤的顯著。
  4. 《明史·雒于仁傳》:
    “群怨孔彰” —— 指民衆的怨憤十分明顯。

三、結構特點
該詞為并列式複合詞,通過“孔”與“章”的疊加強化語義,常見于古文對德行、功績或現象的強調。

四、發音與用法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尚書》《墨子》等典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孔章

孔章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分别是“孔”和“章”。下面将逐個來介紹這兩個字的含義、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以及一些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1. 孔

孔是一個具有豐富意義的字。它的部首是子字旁,表示與孩子或子女相關的事物。筆畫結構是5畫。孔可以表示洞穴、空隙,也可以指代聰明、博學、偉大等。

2. 章

章是一個多義字,它的部首是立字旁,表示與立、站有關的事物。筆畫結構是7畫。章可以表示文字、章節、篇章,也可以表示職位、官職等。

3. 來源

孔章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三十年》中,用以形容孔子的學問和思想理論的廣博。後來逐漸演變為形容詩文、文章等内容精湛、博大精深的意義。

4. 繁體

在繁體字中,孔章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5.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孔章的字形和現代有所不同。比如,“孔”字的字形中間有一個長方形,而“章”字的字形則更加簡潔,沒有現代字形中的“立”字旁。

6. 例句

江湖上人們贊歎他的武功高強,他的劍法堪稱武林中的孔章

7. 組詞

孔徑、孔雀、章程、章法、章節、康孔

8. 近義詞

才學超群、博學多才、淵博、博大精深

9. 反義詞

淺薄、膚淺、一知半解

綜上所述,孔章是一個由“孔”和“章”兩個字組成的詞語。它在古代漢字中有着特定的字形,表示孩子和立,以及洞穴和文字等。孔章源自《左傳》,用來形容博大精深的學問和思想理論。在寫作中,通過使用孔章這個詞語,可以生動地描繪出精湛、博大的文學作品或學術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