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我國 河北 張家口 一帶所産的天然堿。
“口堿”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區分:
一、地理/物産含義 指我國河北張家口一帶出産的天然堿(主要成分為碳酸鈉)。該名稱源于曆史上西北地區天然堿以張家口、古北口等地為集散地,形成地域性稱呼。這種天然堿曾廣泛用于:
二、化學含義 化學名稱為十水合碳酸鈉,化學式為$text{Na}_2text{CO}_3cdot10text{H}_2text{O}$,特性包括:
需注意:提到的成語「口堿」(形容說話禮貌)在其他權威資料中未見佐證,可能為特定語境下的方言用法或釋義混淆,建議優先參考前兩種主流解釋。
口堿(kǒu jiǎn)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為口(kǒu)和堿(jiǎn),共有9個筆畫。
“口”是一個基本的部首,表示與口有關的事物。而“堿”是一個漢字,讀音為jiǎn,表示一種化學物質,具有堿性。
該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在繁體字中,“堿”字的寫法為鹼。在古代,人們将鐘乳石等堿性物質稱作鹼,逐漸演變成現代漢字的“堿”。
下面是一些關于“口堿”的例句:
1. 這種藥品具有強堿性,可以中和胃酸。
2. 海洋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鈉,是一種普遍的鹽堿物質。
3. 漱口用的口堿水能有效地緩解口腔潰瘍的疼痛。
“口堿”的組詞有:
1. 漱口堿
2. 酸堿平衡
3. 堿性溶液
“口堿”的近義詞有:
1. 漱口水
2. 漱口藥水
3. 口腔清潔劑
“口堿”的反義詞有:
1. 酸液
2. 酸性物質
3. 酸性溶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