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食的意思、空食的詳細解釋
空食的解釋
(1).猶素餐。 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故君子不素飡,小人不空食。”《文選·顔延之<車駕幸京口侍遊蒜山>詩》:“空食疲廊肆,反稅事嚴耕。” 李善 注:“空食,猶素餐也。”
(2).空口吃。《百喻經·愚人食鹽喻》:“如彼愚人,以鹽美故,而空食之,緻令口爽。”
詞語分解
- 空的解釋 空 ō 不包含什麼,沒有内容:空洞(a.沒有内容的;b.物體内部的窟窿)。空泛。空話。空曠。空乏。空空如也。空前絕後。憑空(無根據)。真空(沒有任何東西)。 沒有結果的,白白地:空跑了一趟。空口無憑。
- 食的解釋 食 í 吃:食肉。食欲。 吃的東西:食品。糧食。零食。豐衣足食。 俸祿:“君子謀道不謀食”。 日月虧缺或完全不見的現象:日食。月食。 食 ì 拿東西給人吃:食母(乳母)。 食 ì 用于人名:郦食其
網絡擴展解釋
“空食”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兩個主要含義,其解釋如下:
1.素餐(無功受祿或白吃飯)
這一釋義源自古代文獻,指不勞而獲或無功而食的行為。例如:
- 漢代桓寬《鹽鐵論·散不足》提到:“君子不素飡,小人不空食”,強調君子不白吃飯,而小人不應無功受祿。
- 南朝顔延之的詩作中亦有“空食疲廊肆”之句,李善注釋明确将“空食”解釋為“素餐”。
2.空口吃(不佐以他物直接食用)
這一用法多見于佛教寓言,比喻不合理的飲食方式。例如:
- 《百喻經·愚人食鹽喻》中,愚人因鹽味美而“空食之”,導緻口感敗壞,用以諷刺極端或失衡的行為。
補充說明
- 詞源:“空”指無實際内容,“食”為進食,組合後既可指無實際貢獻的飲食行為,也可指單純食用某物。
- 現代使用: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少見,多用于文言或特定文學語境。
如需更詳細的古籍例句或引申分析,可參考《鹽鐵論》《百喻經》原文或滬江詞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空食》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
《空食》是由《空》和《食》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
拆分部首:《空》的部首為穴,筆畫數為8;《食》的部首為食,筆畫數為9。
《空食》的來源和繁體
《空食》這個詞的來源于日本,原文為「くうしょく」。
在繁體中,「空食」的寫法為「空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空食」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體,但大緻保持了現代的寫法。
《空食》的例句
1. 他整天空食,不願意吃飯。
2. 這是一種空食的行為,不符合健康飲食的原則。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空饑、空腹、空着肚子。
近義詞:餓肚子、不吃飯。
反義詞:進食、飽肚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