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attle] 光用嘴說一說
空口無憑,立據為證
(1).謂不拿出事實或采取措施,光憑口說。《舊唐書·憲宗紀下》:“上曰:‘凡好事口説則易,躬行則難。卿等既言之,須行之,勿空口説。’” 清 李漁 《蜃中樓·義舉》:“把伊人撇在水中央,祇将空口念糟糠。” 魯迅 《且介亭雜文·隨便翻翻》:“鄉下人常常誤認一種硫化銅為金礦,空口是和他說不明白的。”
(2).不就飯或酒(而吃菜蔬或果品);不就菜蔬或果品(而吃飯、飲酒)。
“空口”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指不搭配主食或飲品而單獨食用某物,具體分為兩種情況:
表示僅用言語表達而無實際行動或證據支持,常見于批評性語境:
“空口”既可用于描述飲食方式,也可比喻缺乏實質的言行。其核心在于強調“缺乏實際内容或行動”,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
《空口》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言辭無憑,沒有依據或根據。
《空口》的部首是「口」,它的左邊是「穴」。《空口》共有7個筆畫。
《空口》一詞的來源與六朝時期的《南史·文苑傳》有關,其中有這樣的句子:“今欲用疑爲旨者、終是兩宮之佞。宣、明、甯、哲所以克明而相成者、旣秘其本名、又實之以誕謬、好虛而力言、曰【空口】無物”。
《空口》的繁體字是「空口」。
古代的漢字寫法有很多變化,但《空口》一詞在古代的寫法比較穩定,與現代寫法類似。
1. 他所說的都是空口無憑的話。
2. 我沒有空口無憑地指責他,我有充分的證據。
組詞:口諾,口吻,口徑。
近義詞:無中生有,言過其實,無憑無據。
反義詞:有據可查,确鑿無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