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事君能竭誠盡心。《書·伊訓》:“居上克明,為下克忠。” 孔穎達 疏:“事上竭誠。” 蔡沉 集傳:“言能盡事上之心。”
“克忠”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
最早見于《尚書·伊訓》:“居上克明,為下克忠。”
多用于贊美在逆境中堅守忠誠的人,例如:
“克忠”不僅限于君臣關系,也可擴展為對個人原則、道德底線的堅守,體現了一種“克服私欲以成全大義”的精神内涵。
标題:關于《克忠》的意思、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和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克忠》是一個包含兩個漢字的詞語,由克和忠兩個字組成。
克的部首是兒,總共有7個筆畫。它是表示克制、制服等意思的字,引申為戰勝、擊敗等含義。它也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動詞,表示克制、制服等行為。
忠的部首是心,總共有8個筆畫。它是表示忠誠的字,意思是對事業、國家、家族或朋友忠實不渝,不背叛、不負。在該詞語中,忠是名詞,作為修飾克的對象,表示相對具體的意義。
這個詞來源于《戰國策·秦策》中的一句話:“君子克忠,而忠克死。”意思是“君子克制忠心,而忠心可以舍棄生命。”這句話表達了對忠誠的高度贊美和崇尚。
在繁體字中,克忠保持不變,仍然是兩個字,沒有任何變體。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根據《說文解字》記載,克的古字形是兄旁,表示家弟兄之義。而忠的古字形是心旁加廣旁,表示誠實、忠誠之義。
例句:他克忠于他所熱愛的事業,不顧一切地付出努力。
組詞:克敵制勝、克日、忠誠、忠心、忠義、忠告。
近義詞:忠誠、忠心、忠貞。
反義詞:背叛、不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