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朝 梁 江淹 《恨賦》:“朝露溘至,握手何言。”本謂人生苦短,如朝露般易逝。後以“溘至”指死期來臨。 唐 包湑 《會昌解頤錄·牛生》:“某年老,一朝溘至,便無所付,今盡以相與。”
“溘至”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人生如朝露溘至,須臾即逝。”(仿古用法)
“未料病重溘至,竟成永别。”(現代引申用法)
如需進一步考證原始文獻或擴展例句,可參考漢典等權威來源。
溘至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形容事物迅速達到極點或終點的意思。該詞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溘”是一個意義獨立的漢字,而“至”是一個有義字部首的漢字。
拆分部首和筆畫:
溘:水部(由水字旁和既組成),總筆畫數為12
至:至字部(由至字旁和土組成),總筆畫數為6
來源:
《溘》原本意味着水流急速,借指時間的流逝迅速。後來逐漸引申為事物迅速達到某一極點的含義。《至》代表到達,表明了事物達到極緻的意思。
繁體:溘至在繁體字中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形狀和寫法有所不同。溘至在古時候的寫法分别為:溘 - 氵舌豎,至 - 上下兩點彙聚。這些寫法在現代漢字中已經不再通用。
例句:
1. 時間溘至,我們必須盡快完成任務。
2. 惡劣的天氣突然溘至,我們不得不提前結束戶外活動。
組詞:
溘然、至極、至高、到達、極點
近義詞:
迅速、快速、急速、飛快、瞬間
反義詞:
緩慢、遲緩、慢速、停滞、停頓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