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恐急的意思、恐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恐急的解釋

驚慌。《漢書·霍光傳》:“ 山 曰:‘……又聞民間讙言 霍氏 毒6*殺 許皇後 ,寧有是邪?’ 顯 恐急,即具以實告 山 、 雲 、 禹 。” 王先謙 集解引 王念孫 曰:“恐急者,既恐且急,猶言惶遽耳。”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恐急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恐急”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恐”(害怕、擔憂)和“急”(緊迫、急促)組合而成,表示因緊急或突發情況而産生的驚慌、惶恐情緒。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指人在面對突發或緊急事件時,既感到害怕又心急如焚的心理狀态,即“既恐且急”()。例如《漢書·霍光傳》中記載的“顯恐急”,描述霍光妻子因恐懼真相敗露而驚慌失措的情景()。

  2. 詞素拆解

    • 恐:本義為害怕、畏懼,如“惶恐”“驚恐”()。
    • 急:指緊迫、急促,如“急事”“焦急”()。
      二字結合後,強調因緊急事态引發的雙重情緒反應。
  3. 近義詞對比

    • 驚慌:單純指因意外而慌張()。
    • 惶遽:更側重因恐懼而舉止失措()。
      “恐急”則兼具“害怕”與“緊迫”兩層含義。

使用場景與例句

  1. 古籍用例

    • 《漢書·霍光傳》:“顯恐急,即具以實告山、雲、禹。”(描述霍光妻子因恐懼而急切坦白)()
    • 宋代張于文詩:“妒婦津頭風恐急,壞妝聊為水姿。”(以自然景象比喻心理狀态)()
  2. 現代語境
    可用于描述因突發危機(如考試、健康問題)産生的焦慮,如:“他聽聞家人病重,頓時恐急萬分。”()


“恐急”是兼具“恐懼”與“緊迫”的複合詞,多用于描述因突發事件引發的強烈心理波動。其出處可追溯至《漢書》,現代用法則多用于文學或口語中強調雙重情緒。如需更完整的曆史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漢書》相關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恐急

恐急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害怕和急躁。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心部和忄部。心部是漢字中表示心意的常用部首,而忄部則表示心的形狀。恐急的拼音是kǒng jí。

恐急的字形比較簡單,它的筆畫數目為8畫。首先,寫心部的三筆,再畫忄部的五筆。古時候開頭是忄心而改。對于一些繁體字,恐急的字形會稍有不同,但整體結構和基本含義保持一緻。

恐急一詞源自古代漢語,它的意思是害怕和焦急。在古代漢字中,恐急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恐急可以用“驚急”來表示,其中“驚”意為害怕,“急”意為焦急。這也體現了恐急一詞在古代漢語中的表達方式。

下面是一些使用恐急的例句:

  1. 他對即将來臨的考試感到恐急。
  2. 面臨突如其來的挑戰,他的心情變得恐急起來。

一些與恐急有關的詞語組合包括恐懼、憂急、驚恐等。這些詞語與恐急的意思相近,都涉及到害怕、焦急等情緒。

相反的意思詞語有從容、淡定等。這些詞彙表示與恐急相反的心态,即不害怕和急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