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極嚴。《新唐書·忠義傳下·高沐》:“ 師道 怒,誅 沐 ,而囚 昈 濮州 ,守衛苛嚴。”《宋史·劉瑾傳》:“禦下苛嚴,少縱舍,好面折人短,以故多緻訾怨。” 清 昭槤 《嘯亭雜錄·裘文達公》:“公所讞決,無苛嚴亦無縱捨。”
“苛嚴”是一個形容詞,表示對待人或事物極其嚴厲、嚴格,缺乏寬容。以下是詳細解釋:
“苛嚴”由“苛”(苛刻)和“嚴”(嚴厲)組成,強調要求或管理方式達到極端的嚴格程度,常帶有不近人情的意味。
“苛嚴”與普通“嚴格”不同,隱含負面評價,多指過度嚴厲、缺乏靈活性。例如清代文獻提到“無苛嚴亦無縱捨”,說明需在嚴格與寬松間平衡。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參考《新唐書》《宋史》等曆史文獻。
苛嚴是一個古代漢字,形容人的态度或行為嚴厲,對待事物要求嚴格,不容許半點馬虎或纰漏。
苛嚴的部首是艹,表示與植物有關,而它的筆畫數是11畫。
苛嚴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一書中,是古代漢字的一個變體字。
苛嚴的繁體字是苛嚴。
在古時候,苛嚴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現代漢字演變中,統一了字形,使得苛嚴的寫法保持一緻。
1. 他對自己的工作要求一絲不苟,總是保持着苛嚴的态度。
2. 這位領導非常苛嚴,對下屬要求非常高。
1. 苛刻:形容對事物要求嚴格,不容許有絲毫偏差。
2. 嚴格:意味着對待事物态度嚴肅認真,不允許有任何的大意。
3. 嚴厲:描述态度、言辭等方面的嚴肅和強硬。
嚴肅、嚴格、嚴厲、嚴密
寬松、寬容、隨便、放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