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刻深的意思、刻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刻深的解釋

(1).苛刻;嚴酷。《戰國策·秦策一》:“刻深寡恩,特以強服之耳。”《史記·秦始皇本紀》:“繁刑嚴誅,吏治刻深。”《新唐書·王緯傳》:“ 緯 居官以清白稱,然好用刻深吏督察其下,條約苛碎,人不聊雲。”《醒世恒言·隋炀帝逸遊召譴》:“﹝ 楊廣 ﹞卻是心懷叵測,陰賊刻深。”

(2).謂文字古奧峭拔。 唐 韓愈 《與袁相公書》:“善為文章,詞句刻深。” 明 王鏊 《震澤長語·文章》:“蓋 昌黎 為文主於奇, 馬遷 之變怪, 相如 之閎放, 揚雄 之刻深。”

(3).指深刻。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三篇:“若較勝之作,描寫時亦刻深;譏刺之切,或逾鋒刃。”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刻深”是一個多義詞彙,其含義需根據語境具體分析,以下是綜合各詞典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苛刻;嚴酷
    指為人或政策嚴厲、缺乏寬容。例如《戰國策·秦策一》記載:“刻深寡恩,特以強服之耳”,形容統治手段的殘酷。這一用法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也有體現:“繁刑嚴誅,吏治刻深”,反映秦朝法律的嚴苛。

  2. 文字古奧峭拔
    形容文章風格艱深、用詞精煉。如唐代韓愈評價他人文章“善為文章,詞句刻深”,明代王鏊則稱揚雄的文章具有“刻深”特點。

  3. 深刻;尖銳
    多指思想或言辭的深度,如《新唐書》提到官員“好用刻深吏督察其下”,暗含對下屬的嚴苛監督。

二、詞源與示例

三、使用建議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滬江線上詞典或《戰國策》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刻深

刻深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刻”和“深”兩個字組成。刻深的意思是指雕刻得深入材料表面。下面将對刻深的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字、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介紹。

部首和筆畫

刻深的部首是刀(刂),刻深的總筆畫數為11。

來源

刻深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工藝品制作過程,人們利用刀具對材料進行雕刻,使圖案或文字可以更加鮮明、清晰地展現出來。

繁體字

刻深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刻深」。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中,刻深的字形稍有不同,刻字的下部為“刀”字,上部為“出”字,深字的下部為“水”字,上部為“黽”字。

例句

1. 他的雕刻技藝非常精湛,每一件作品都刻深而有力。

2. 這個木雕上的紋路十分細緻,刻深得很好。

組詞

刻劃、深刻、深刻入骨、刻薄

近義詞

雕刻、刻畫、刻鑿

反義詞

淺刻、淺雕、淺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