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嚴肅莊重貌。 清 恽敬 《莊達甫攝山采藥圖序》:“及見 達甫 其貌克然,其色油然,而其神端然,若有不可幹者。”
“克然”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為“嚴肅莊重貌”,主要用于形容人的神态或氣質。以下是詳細解釋及補充信息:
基本釋義
根據多個詞典(),“克然”意為嚴肅莊重的樣子。例如清代恽敬在《莊達甫攝山采藥圖序》中描述莊達甫的神态:“其貌克然,其色油然,而其神端然”,體現了人物端莊持重的形象。
詞源與用法
常見誤讀辨析
部分資料(如)提到“克然”被誤解為“克服困難、努力奉獻”的成語,但此說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更可能是對“克己複禮”等其他詞語的混淆。
擴展知識
“克然”作為名字()時,寓意智慧、堅毅,但此用法與詞語本身的“嚴肅莊重”含義關聯較弱,屬于現代衍生義。
建議:若需引用古籍或進行文學創作,建議優先采用“嚴肅莊重”的傳統釋義,并參考清代恽敬的用例()。
克然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為八、人,共12個筆畫。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的過程。在繁體中,克然的寫法為克嚷。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克然的形态可能會有所不同。曾經存在過的一種古時候寫法是将“克”字寫作“止”加上“八”,“然”字是“水”加上“肉”。這種寫法在古代蔔辭和碑銘上出現較為頻繁,是克然這個詞的起源。
他表現出的拼搏精神,充滿了克然的力量。
組詞:
1. 克制:指控制、抑制。
2. 克己:指克服自己,戰勝内心的欲望、貪婪等。
3. 克服:指戰勝、戰勝困難。
近義詞:
1. 制訂:指制定、制定計劃、方案等。
2. 克己奉公:指自我克制,以公共利益為重。
3. 克己複禮:指嚴格要求自己,恢複舊的禮儀規範。
反義詞:
1. 放任:指縱容、不加幹涉。
2. 無法無天:指沒有法律制約、無法無天。
3. 任性:指無所顧忌、任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