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殼郎豬的意思、殼郎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殼郎豬的解釋

[feeder pig] 〈方〉∶體形長大但還未上膘的豬。又稱“架子豬”

詳細解釋

方言。架子豬。指尚未長膘的半大豬。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殼郎豬(又稱“架子豬”)指已度過幼崽期、骨架基本長成但尚未充分育肥的半大豬,是我國傳統養豬業的重要養殖階段。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及畜牧專業角度解析該詞:


一、詞源與釋義

  1. 核心定義

    指體重約60-90公斤、骨架發育完成但肌肉脂肪未飽滿的生豬。此階段需通過短期集中喂養(“催肥”)達到出欄标準。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5年,對“殼郎豬”的釋義為“骨架長大而尚未養肥的豬”。

  2. 方言與别稱

    • “殼郎”:源自方言,形容豬身骨架明顯、體态“空殼”的狀态。
    • “架子豬”:強調此階段是後續育肥的“基礎骨架”。

      來源:《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收錄“殼郎豬”為北方方言詞。


二、養殖特征與經濟意義

  1. 生理階段

    處于生長高峰期與育肥期過渡階段,消化能力強,飼料轉化率高,是增重關鍵期。

    來源:中國畜牧獸醫學會《養豬學》(第三版),2018年。

  2. 傳統養殖模式

    農戶常通過“吊架子”方式養殖:前期以青粗飼料為主控制成本,後期轉為精料集中育肥。

    來源:《中國農業百科全書·畜牧業卷》中國農業出版社,1996年。


三、曆史記載與文化背景


四、現代畜牧業标準


參考資料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2. 《中國農業百科全書·畜牧業卷》,中國農業出版社
  3. 《生豬飼養标準》(NY/T 65-2004),農業農村部
  4. 《齊民要術》校釋本,中華書局
  5.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養豬學》(第三版)

網絡擴展解釋

“殼郎豬”是一個方言詞彙,具體含義及相關信息如下:

一、基本釋義

殼郎豬(拼音:ké láng zhū)指體型較大但尚未長膘的半大豬,俗稱“架子豬”。該詞多用于描述養殖過程中處于生長期、尚未達到出欄标準的豬。

二、詳細解釋

  1. 詞義特點
    強調豬的體型與膘情不匹配,即“骨架大而肉少”。這種豬通常需要進一步育肥才能達到屠宰或售賣标準。

  2. 方言背景
    主要流行于北方部分地區,屬于口語化表達,帶有地域特色。例如:“這頭殼郎豬還得再喂兩個月才能出欄。”

三、其他說明

四、來源參考

更多信息可查看權威詞典來源(如漢典、滬江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哺時裁劃倡狂常林歡車駕赤冀從駕打主意電旂二邊放退非災風候婦好工農聯盟狗窩淈盡過稱國事犯後擺回谿阪假開健爽箭筒蛟蛇金剛柩殡峻岑良辰吉日率勉媒進冕版南郭子綦内噬拗澀平穩憑中起毛青莎秋晖讓帝日傭三俊沙鸨曬田剡楮韶護盛容神觀石馬收報機書金頌德碑騰逴通舄通幰香嬌玉嫩仙居術遐宇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