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umble] 跌跌撞撞
到後來兩目如漆,隻得磕磕絆絆,勉強下了山坡。——《野叟曝言》
(1).路不好走或腿腳不靈而行走費力的樣子。《人民文學》1977年第10期:“我尋思,道兒不好摸,要不,天亮再說吧。可又一想,不成,不去不放心,就磕磕絆絆地摸去了。”《人民文學》1978年第3期:“這間房子用塊能拉來拉去的塑料布一隔為二,後半間擺了張大床,前半間塞滿了日用雜物,磕磕絆絆,連走路也難下腳。”
(2).說話費力的樣子。猶言結結巴巴。 魏巍 《東方》第一部第二章:“他父子倆站在台階底下, 嘎子 爹磕磕絆絆說了無數好話,又強捺着 嘎子 爬在地上磕了一個頭。” 魏巍 《東方》第五部第十四章:“ 大順 紅着臉,磕磕絆絆地說:‘我從祖國回來快半年了,這期間也沒攤上什麼任務。’”
磕磕絆絆(kē·ke bàn bàn)是一個漢語形容詞,主要從以下角度釋義:
形容行走不穩
指因路面不平、身體不便或障礙物導緻走路時腳步不穩、踉跄的狀态。
例句:老人拄着拐杖,在碎石路上磕磕絆絆地前行。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730頁(紙質版)。
形容說話不流暢
指因緊張、猶豫或思維斷續導緻言語表達不連貫、結巴。
例句:他第一次演講時緊張得磕磕絆絆,多次忘詞。
來源:《漢語大詞典》(網絡版),轉引自"國學大師"平台(鍊接),釋義參考"磕絆"詞條。
指過程中遇到阻礙、不順利的狀态,多用于描述工作、計劃或人生經曆。
例句:創業初期磕磕絆絆,但他最終克服了困難。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4年,第738頁(紙質版)。
國家語委現代漢語語料庫收錄例句:
"孩子在學步階段磕磕絆絆是正常現象。"
來源: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鍊接),語料編號 C000058。
“磕磕絆絆”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具體場景
感情色彩
屬中性詞,既可用于客觀描述(如路況),也可表達對不順境遇的感慨。
如需更完整的釋義或古籍原文,可參考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哀傷晻晻榜元飙輪兵忌不打不相識才操沉着痛快春濃觸物傷情摧殘蜑丁大張聲勢得喪掉蕩抵償笃瘵梵王家風颷高能物理學光愛規滅溷雜貨擔獲得者虎牙奸計見天見窘絕開封口體雷辎冥滅明年目眦難能可貴齧缺抛家髻僻徑潛水運動愆尤翹秀清素仁弱散卓贍身盛麗受領孰谏說不上去四德送給趿拉啼明雞頽敝拖油瓶塗炭微課誣服協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