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夠做好其職務分内的事。如:你們能在緊急關頭克盡厥職,我們非常欽佩。
“克盡厥職”是一個漢語成語,現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釋:
拼音為kè jìn jué zhí(注意“厥”不讀“juē”,需讀第二聲)。四字結構,其中“厥”指“他的”,“職”即職責,整體為動賓式搭配。
釋義:指能夠竭盡全力履行自己的職責,做好分内工作,含褒義。
出處:最早見于清代小說《說呼全傳》,原文為“敢不克盡厥職”(第一回)及“務須克盡厥職”(第四十四回)。
適用于職場、公共服務、家庭責任等場景,強調對職責的忠誠與努力。例如:“醫護人員在疫情期間克盡厥職,守護公衆健康。”
該成語核心在于“盡責”,既可用于書面表達,也可用于口語褒獎。需注意讀音準确性,避免與“厥”的常見誤讀混淆。
詞義解釋:克盡厥職是指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辜負職責。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克:八刀刂七
- 盡:屍6 子又一冂一
- 厥:亟穴厶
- 職:耳聿丨貝
來源: 該詞語的出處為《左傳·定公二年》,原文是“毋克厥職”。後經過演變,克盡厥職成為現代漢語中常見的詞語。
繁體:克盡厥職(克盡厥職)
古時候漢字寫法:克盡厥職在古代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似,沒有太大差異。
例句:
1. 他是一名優秀的員工,一直以來都克盡厥職。
2. 隻有克盡厥職,才能實現個人的價值與成就。
組詞:
- 克己奉公
- 盡善盡美
- 職責
- 厥後
近義詞:盡忠職守,盡責,無愧于職
反義詞:草率從事,敷衍塞責,馬虎了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