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克敬的意思、克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克敬的解釋

指能敬慎其身的人。《書·太甲下》:“惟天無親,克敬惟親。” 孔 傳:“言天於人無有親疏,惟親能敬身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克敬”是漢語中由“克”與“敬”組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為“以克制之心行恭敬之禮”。根據《漢語大詞典》和《古代漢語詞典》釋義,該詞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構詞本義

“克”取《尚書·大禹谟》“克勤克儉”中的“能夠、勝任”之義,引申為自我約束;“敬”源自《禮記·曲禮》“毋不敬”的訓誡,指内心誠笃與行為莊重。二字組合後強調“通過内在克制達成外在禮敬”的修養過程。

二、經典語境

在儒家典籍中,“克敬”與“慎獨”思想關聯密切。《尚書·太甲》記載伊尹勸誡商王:“克敬厥德,允懷于茲”,意指通過克制私欲以顯揚德性。《朱子語類》亦提到“克己複禮,須是克敬工夫”,将之視為道德實踐的基礎。

三、現代語義延伸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收錄該詞時,将其定義為“對事物保持謙遜嚴謹的态度”,例如“治學當克敬,不可妄斷”。此用法常見于學術、禮儀等強調嚴謹性的場景,體現傳統文化對現代行為規範的滲透。

四、文化意象

民俗研究顯示,“克敬”在地方禮俗中常與祭祀、節慶儀式結合。如福建宗族祭祀文獻《閩南禮俗考》記載,祭祖時需“克敬其心,肅整其容”,通過行為約束強化群體倫理意識。

網絡擴展解釋

“克敬”是一個源自古代文獻的詞語,其含義可從經典解釋和現代用法兩個層面理解:

一、基本含義與經典出處 “克敬”最早見于《尚書·太甲下》,原文為“惟天無親,克敬惟親”,意為上天對人不分親疏,隻親近那些能敬慎其身的人。這裡的“克”指“能夠”,“敬”強調謹慎、自我約束,整體表達對自身行為的嚴格要求和道德修養的重視。

二、現代擴展含義 部分現代詞典将其延伸為成語,賦予雙重内涵:

  1. 動詞性:以敬重之心克服困難,如“克敬職守”;
  2. 形容詞性:形容對人或事物高度尊重的态度。

三、其他相關解釋 在姓名學中,“克”象征能力與克制,“敬”代表尊重,組合後寓意“通過修養達成目标”。但需注意,這種用法與詞語本義關聯較弱。

該詞核心仍以經典解釋為主,強調自我慎重的修養觀,現代擴展含義使用較少,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挨肩搭背鄙佞不弟菜籽蒼顔白發償責朝中措馳名賜第詞門大乘打頭東方文化鬥碁多用販官鬻爵榧子風能公共道德瓜葛怪模怪樣海德堡大學谽呀昊昊龢氏踝蹄婆僭服監寺解元金鎞禁治舊來饑兇廉考練真厲操目子錢男風滂洽埤薄秦钗缺典戎戍溞溞繕性蛇靈誓檝實着手記書金拓本太侈湯罐陶宛頭裡人宛轉繩銷金鍋洗兵牧馬斜面西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