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鈜的意思、铿鈜的詳細解釋
铿鈜的解釋
見“ 鏗耾 ”。
詞語分解
- 铿的解釋 铿 (鏗) ē 〔铿锵〕形容有節奏而響亮的聲音。 象聲詞:大皮鞋走在石闆路上铿铿地響。 筆畫數:; 部首:钅; 筆順編號:
- 鈜的解釋 鈜 ó 〔铿( 卬 )鈜〕a.鐘鼓聲;b.金屬聲。 筆畫數:; 部首:釒;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铿鈜”是一個漢語拟聲詞,讀音為kēng hóng,主要用于形容聲音洪亮或文辭铿锵有力。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
基本含義
- 象聲詞,形容鐘鼓、金屬撞擊等洪亮的聲音。例如古籍中描述鐘鼓齊鳴時常用“铿鈜”形容其震撼感。
- 引申為語言、文章等铿锵有力,如詩句中“雷霆铿鈜天異色”既指聲音也暗喻氣勢。
-
字形結構
- “铿”:左右結構,本義為金屬撞擊聲,拟聲詞。
- “鈜”:左右結構,讀音hóng,單獨使用時多指鐘鼓聲,常與“铿”組合成詞。
用法與例句
- 聲音層面
《文選·班固<東都賦>》中“鐘鼓鏗鈜,管弦燁煜”描述宮廷樂聲的恢宏。
- 文辭層面
清代詩句“雷霆鏗鈜天異色”既寫自然聲響,也隱喻戰場氣勢。
注意
- 該詞存在異體寫法,如“铿鍧”(kēng hōng),兩者意義相近,可視為同一詞的變體。
- 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古典文獻或詩詞創作中。
如果需要進一步考證古籍用例,可參考《文選》《徐霞客遊記》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铿鈜
铿鈜(kēng huáng)是一個具有音響意味的漢字詞語,意為聲音嘹亮、響亮清脆。
拆分部首和筆畫
铿(钅金字旁,5畫)和鈜(骨字頭,8畫)共構成铿鈜。
來源
铿鈜這個詞源于《詩經·秦風·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于野”。其中的“遠送于野”一句,用铿鈜形容燕子發出的清脆聲音。
繁體
铿鈜的繁體寫法為鏗鑄。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铿鈜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也是以钅和骨兩個部首組成。
例句
1. 這隻小鳥的歌聲真是铿鈜動聽。
2. 他敲擊琴弦,發出了一陣铿鈜的音響。
組詞
铿鈜聲、铿锵有力、铿然一聲
近義詞
嘹亮、響亮、清脆
反義詞
低沉、暗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