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形容聲音洪亮和諧。 宋 蘇轼 《興龍節集英殿宴教坊詞(元祐二年)·勾雜劇》:“金奏鏗純,既度《九韶》之曲;霓衣合散,又陳八佾之儀。”
(2).指洪亮和諧的聲音。 宋 韓琦 《答章望之秘校惠詩求古瓦硯》詩:“無詩尚欲兩手拊,何況《大雅》之奏聞鏗純。”
“铿純”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該詞多見于宋代詩文,如:
現代漢語中較少見,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需結合具體場景理解。
“铿純”兼具描述性與指代性,既形容聲音的洪亮和諧,也可直接指代此類聲音,常見于古典文獻。
《铿純》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用來形容聲音高亢而悅耳動聽。它表示音調高昂,聲音純淨,迅疾而鋒利。
《铿純》的拆分部首是金字旁和纟字旁,分别由金和纟組成。它的總筆畫數是13畫。
《铿純》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和詩歌中,經過演變形成了現代漢字。在繁體字中,《铿純》的寫法為「鏗純」。
在古代,铿純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包含金和纟兩個部分。例如,可以寫作「金純」或「鈇純」。
1. 他的琴聲又铿锵又純淨,讓人陶醉其中。
2. 這位歌手嗓音铿純,激動人心。
铿锵、純淨、音色、高亢
響亮、悅耳、悅動、銳利
沉悶、低沉、凄涼、模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