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鄙悍的意思、鄙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鄙悍的解釋

粗野強悍。《明史·史昭傳》:“﹝ 史昭 ﹞上言 西寧 風俗鄙悍,請設學校如中土。報可。” 清 曹寅 《東臯草堂記》:“其俗鄙悍,詩書不能化。”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鄙悍"是由"鄙"與"悍"構成的複合詞,在《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20)中被定義為"粗野兇悍"的貶義形容詞。該詞最早見于明清白話小說,如《醒世姻緣傳》第七十回載:"這人雖則鄙悍,然是尚書的管家"(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校注本)。

詞源學角度分析:

  1. "鄙"本義指郊野之地,《說文解字》釋為"五酂為鄙",引申為粗俗淺陋;
  2. "悍"從心部,《玉篇》注"勇猛也",後衍生出蠻橫之義;
  3. 二字組合産生"既粗俗又蠻橫"的語義增量(《現代漢語詞源詞典》,商務印書館,2018)。

在語用層面,該詞常見于描述兩類對象: ① 指代性格暴戾的個體,如清人李漁《十二樓·生我樓》中"鄙悍之徒"; ② 形容野蠻的群體特征,現代學者王力在《漢語史稿》中論及方言詞彙時,曾以"鄙悍民風"描述特定地域文化特征(中華書局,2004修訂本)。

北京大學語言學教授陸儉明在《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中指出,這類AB型并列式複合詞,其詞義往往通過語素義的融合産生新質,與單純詞存在本質差異(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

網絡擴展解釋

“鄙悍”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bǐ hàn,主要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社會風俗,其核心含義為粗野強悍。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釋義
    指(人或風俗)粗俗、野蠻且帶有強悍特質,常用于描述缺乏文明教化、行為魯莽的狀态。例如:

    • 《明史·史昭傳》記載:“西甯風俗鄙悍,請設學校如中土。”
    • 清代曹寅在《東臯草堂記》中提到:“其俗鄙悍,詩書不能化。”
  2. 單字拆分

    • 鄙:本義為邊遠地區,引申為粗俗、淺薄,或用作謙辭(如“鄙人”)。
    • 悍:指勇猛、兇暴,如“強悍”“剽悍”。
      二字結合後,強調因文化匮乏或環境因素導緻的“野蠻且兇悍”特質。

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描述民風未開化之地 或行為粗魯之人。例如:


近義詞與反義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出處,可參考《明史》或清代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背惠食言表疏冰檗賓屍朝識超世之才車座春禁矬矮大牌檔等比數列鬥龍舟法程範蠡輔翼改操易節高芬宮牆鶴貌河目海口虎仆佳公子交态機床解籍景撰絕食醵費克陷會計制度菱唱林下風緻力勢眉峯碧黾俯蜜草目動言肆仆媵羌煮千載一時瓊樹崷崒人迹罕至驲站如法泡制删定郎删拾聖道水沈獺褐通率通秀荼棘脫然午上相同飨昭小俏步小信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