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骨镂心的意思、刻骨镂心的詳細解釋
刻骨镂心的解釋
見“ 刻骨銘心 ”。
詞語分解
- 刻骨的解釋 形容永難忘記刻骨仇恨詳細解釋.形容深切難忘。《後漢書·皇後紀上·明德馬皇後》:“衛尉年尊,兩校尉有大病,如令不諱,使臣長抱刻骨之恨。” 清 支機生 《珠江名花小傳·亞柳》:“花底私盟曾刻骨,日間戲
- 镂心的解釋 .比喻苦心鑽研、構思。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情采》:“鏤心鳥跡之中,織辭魚網之上。” 清 餘懷 《寄暢園聞歌記》:“ 良輔 初習北音,絀於北人 王友山 ,退而鏤心南曲,足迹不下樓十年。”
網絡擴展解釋
“刻骨镂心”是一個形容記憶或情感極為深刻的成語,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 釋義:形容記憶或情感深刻到如同刻在骨頭上、雕琢在心靈深處,永遠無法忘記。常用于表達對人或事的深切感激、難忘經曆或強烈情感。
- 發音:kè gǔ lòu xīn(“骨”在此處讀作gǔ,非gū音)。
二、出處與結構
- 典故來源:出自唐代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深荷王公之德,銘刻心骨。”。
- 語法結構:聯合式成語,由“刻骨”和“镂心”兩部分構成,均強調“深刻”的意象。
三、用法與場景
- 感情色彩:含褒義,多用于積極語境,如感恩、思念或重大人生經曆。
- 例:孫犁在《戲的夢》中寫道:“甚至刻骨镂心的,是另一種現實。”。
- 使用範圍:
- 表達感激(如《西遊記》中“雖刻骨镂心,難報萬一”);
- 描述難以磨滅的記憶(如愛情、教誨或傷痛)。
四、近義詞與辨析
- 近義詞:刻骨銘心(含義相近,可互換使用)。
- 反義詞:過眼雲煙(形容容易消逝的事物)。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演變或具體文學作品引用,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刻骨镂心
《刻骨镂心》是一個由四個字組成的成語,意為深深地刻在心底,使人無法忘懷。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刻:刀刃刂,5筆
- 骨:骨首骨,9筆
- 镂:金屬金,14筆
來源:
《刻骨镂心》最早見于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這首詩中描述了樂人的心靈深處對琵琶音樂的情感體驗,起初被形容為“刻骨銘心”,後來演變為現在的成語“刻骨镂心”。
繁體:
刻骨鏤心(注:鏤是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刻骨镂心》在古時候的寫法為「刻骨鏤心」。
例句:
他的惡行刻骨镂心,使人民們永遠無法忘記。
組詞:
- 刻心:對人或事物深入地懷恨或仇恨。
- 刻骨銘心:形容某種經曆或感受極其深刻,無法忘懷。
- 镂心:比喻深深傷心。
近義詞:
銘記于心、深深刻畫、深入内心
反義詞:
淡忘、漠不關心、不在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