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rrible;horrible] 可怕的
可怖的慘禍
可怕。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一鬼自叢薄中出,形狀可怖。” 茅盾 《子夜》十七:“一切的一切都使得這壯麗的 吳公館 更顯得陰沉可怖。”參見“ 可怕 ”。
可怖是一個漢語形容詞,其核心含義為“令人感到極度恐懼、可怕”。以下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指事物或情境使人産生強烈的恐懼感,帶有令人毛骨悚然、心驚膽戰的意味。
例證:
“深夜的荒野傳來可怖的嚎叫聲。”
“戰争後的廢墟呈現一片可怖的景象。”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9年,第735頁。
助動詞,表示“值得”“應當”或加強語氣(如“可怕”“可喜”),此處強調事物屬性引發的感受。
動詞,意為“恐懼”“懼怕”,源自《說文解字》:“怖,惶也。”
來源:《漢字源流精解》中華書局,2016年,第128頁。
作謂語(“場景可怖”)、定語(“可怖的真相”)或補語(“變得可怖”)。
多用于書面語或文學描寫,情感強度高于“可怕”,近于“恐怖”。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第3卷第112頁。
魯迅《狂人日記》:
“我看出他話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們的牙齒,全是白厲厲的排着,這就是吃人的家夥。照我自己想,雖然不是惡人,自從踹了古家的簿子,可就難說了。他們似乎别有心思,我全猜不出。況且他們一翻臉,便說人是惡人。我還記得大哥教我做論,無論怎樣好人,翻他幾句,他便打上幾個圈;原諒壞人幾句,他便說‘翻天妙手,與衆不同’。我那裡猜得到他們的心思,究竟怎樣;況且是要吃的時候。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曆史一查,這曆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是‘吃人’!書上寫着這許多字,佃戶說了這許多話,卻都笑吟吟的睜着怪眼看我。我也是人,他們想要吃我了!”
(文中“吃人”的隱喻營造了可怖的社會氛圍)
來源:魯迅《狂人日記》,《新青年》1918年。
詞語 | 強度 | 側重 | 用例 |
---|---|---|---|
可怕 | 中等 | 泛指令人害怕 | 可怕的災難 |
可怖 | 強烈 | 強調毛骨悚然感 | 可怖的鬼故事 |
恐怖 | 極強 | 系統性恐懼 | 恐怖襲擊 |
來源:《現代漢語同義詞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年,第402頁。
可怖(kě bù):
形容狀态或事物引發心理上的極端恐懼,常與超自然、暴力或未知威脅關聯。
來源:《漢語大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年,第2卷第896頁。
“可怖”是一個形容詞,表示令人感到極度恐懼或可怕,常用于形容場景、事物或人的外貌、狀态等。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典》《子夜》等文獻來源。
白選報雠雪恨飽和蒸氣壓層掖畜憤叢萃芳卉乏興風後風澤富子絓閡觀察所光飾光暈歸貫鬼狐涎鬼臉青龜屏漢姬合明洪武绛侯浸灌敬挽酒吏鹫台奇羨曠别哭號連判獠子零售流送流伍羅丹履崄麥克風眉峰謬耄農殖磞見潑髒水遣書齊技筌蹄羣枉遶道式廓爽直水遁順桓田畯銅蟾衛生局無颠無倒閑敝邑相況細檢信達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