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考政的意思、考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考政的解釋

猶問政。《國語·魯語下》:“日中考政,與百官之政事。” 宋 蘇舜欽 《處州照水堂記》:“考政之始,衆務畢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考政”是漢語中的複合詞,具有曆史語境下的特定含義。根據《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123頁)解釋,“考”指考察、核查,“政”即政事、政務,合指對官員政務的考核制度。該詞源出《周禮·天官·太宰》記載的“歲終則令百官府各正其治,受其會,聽其緻事,而诏王廢置。三歲則大計群吏之治而誅賞之”,此制度在漢代發展為“考課”體系。

在現代漢語中,“考政”可延伸指代政策實施效果的評估機制。如《行政管理學辭典》(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89頁)将之定義為:“通過量化指标與質性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對公共政策執行效果進行系統化檢驗的治理手段”。該概念在《中國政治制度史綱》(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第156頁)中亦被納入古代官僚體系與現代行政管理的對比研究範疇。

網絡擴展解釋

“考政”是一個具有曆史背景的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所差異,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1. 考核政績與執政能力
    該含義強調對官員的績效評估,常見于古代政治體系。

    • 構成:“考”指考核、審查,“政”指政績、執政。
    • 起源:最早見于明代,用于對官員的定期考核,以判斷其是否符合職位要求。
    • 應用場景:多用于描述政府官員的績效評估,或批評治理中的不足。
  2. 問政與處理政務
    此解釋偏向于政務的讨論或執行,多見于古籍文獻。

    • 經典出處:如《國語·魯語下》中“日中考政”指中午處理政務;宋代蘇舜欽的《處州照水堂記》提到“考政之始,衆務畢舉”,意為開始處理政事時全面推動工作。
    • 字義延伸:“政”在此處可理解為政務或公共事務的管理。

注意:兩種含義的側重點不同,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現代使用中,“考政”一詞已較為罕見,更多以“考核”“問政”等現代詞彙替代。

别人正在浏覽...

比俗敝綈惡粟避兇趨吉不做人慚惋乘機春誦夏絃錯連蹙鬐當仁不讓單欵獨剏惰驕肺吸蟲勾染狗虱狗尾貂續怪慴光可鑒人古門孤窮喊山嗥啁黑沉诃脅會員甲戟講開極當皆大歡喜吉甫儆守謹小赍物開辭懇言傀儡場龍輿麻粥棉鈴牧童評說乾道千回百折勸引篛籠薩那罕十裡無真言失俗收造守助水燈谇喧桃李蹊鐵窗風味通天狐吞景望表哓咋下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