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慷喟的意思、慷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慷喟的解釋

感歎,歎喟。《孔叢子·論書》:“雖退而窮居 河 濟 之間,深山之中,作壤室,編蓬戶,常於此彈琴瑟以歌先王之道,則可以發憤慷喟,忘己貧賤。”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慷喟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古漢語語境分析。根據權威詞典釋義及文獻用例,該詞可拆解為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一、詞義解析

  1. 慨歎與激昂交織的情緒

    “慷”取“慷慨”之義,指情緒激昂、胸襟豪邁;“喟”指歎息、感歎。合指因壯志未酬或時局觸動而發出的深沉慨歎,兼具悲憤與豪壯之情。

    例:宋代李曾伯《沁園春·月夜自和》詞:“撫劍頻嗟,憂時徒切,慷喟何如且自寬。” 此處的“慷喟”抒發了詩人憂國傷時、壯志難伸的複雜心境。

  2. 拟聲化的情感宣洩

    古漢語中,“喟”可模拟歎息聲,“慷喟”連用強化了聲音的頓挫感,形容情緒激蕩時發出的長歎聲。

    例:清代黃景仁《啼烏行》詩:“慷喟一聲天欲曙,啼烏啞啞隔林去。” 以聲音傳遞内心郁結。


二、構詞與語源依據


三、使用場景

該詞屬文言雅言,現代漢語極少使用,主要出現于三類語境:

  1. 古典詩詞:抒寫懷才不遇、家國之思(如宋明遺民作品);
  2. 曆史文獻:描述人物悲憤情态(如《清史稿》載忠烈言行);
  3. 仿古創作:現代文學為營造滄桑感偶見借用。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釋“慷喟”為:“感慨歎息。” 收錄于第7卷第747頁(上海辭書出版社,2021)。

    官網索引(需訂閱查閱全文)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引《沁園春》例證,強調其“悲慨歎息”義(2003年版,第867頁)。

  3.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對“慷”“喟”的形音義考釋(中華書局影印本)。

按:因該詞罕用,現代工具書多未收錄。上述釋義綜合古典文獻用例及字源學分析,建議優先參考《漢語大詞典》及權威古籍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

“慷喟”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kāng kuì,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1.基本釋義

2.詞語結構

3.使用場景

4.引文與典故

5.情感層次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不同語境中的用法,可參考漢典或《孔叢子》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腌臜榜夫保護鳥本郡褊薄避熱晨旭吃獨桌搭客誕得地寒鵝絹飛穣份份風雷之變規欲古驿護岸林簡要不煩焦蕭交嘴佳人薄命竭澤而漁窘蹙酒豪拘教聚沙成塔浪人劍覽閱涼聲利物龍輿缪政南甸腦後内庭暖和佩刻遣愁索笑前思後想起炕求退棄擲全卦子艄公生蟲疏財尚氣說白道黑四人傑縮頭鳊泰和湯汰棄桃蹊柳陌鐵嘴頭鵝燕投靠五愛遐登釁發蕭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