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慷慨激昂的意思、慷慨激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慷慨激昂的解釋

[vehement] 形容語調高亢有力,情緒激奮昂揚

反對奴隸制的慷慨激昂的言論

詳細解釋

意氣風發,情緒激烈。 唐 柳宗元 《上權德輿補阙溫卷決進退啟》:“今将慷慨激昂,奮攘布衣,縱談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門……狂狷愚妄,固不可為也。” 清 昭槤 《嘯亭續錄·王西莊之貪》:“故所著書多慷慨激昂語,蓋自掩貪陋也。” 丁玲 《母親》四:“堂長把他請到女學堂去講演了一次,題目叫《怎樣振興中國》,他以慷慨激昂的态度和言詞,使許多人傾心佩服。”亦作“ 慷慨激烈 ”。《元史·小雲石海涯傳》:“ 燧 見其古文峭厲有法及歌行古樂府慷慨激烈,大奇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慷慨激昂”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精神振奮、情緒激昂、充滿正氣的狀态。以下為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釋義
    指人的情感或言辭充滿豪情壯志,情緒高亢有力,帶有強烈的正氣和激情。
    • 拆分解釋
      • 慷慨:表示情緒激動、心胸寬廣、不吝啬(如“慷慨解囊”)。
      • 激昂:指情感激奮昂揚、振奮有力。

二、出處與演變

  1. 最早來源
    出自漢代李陵的《錄别詩》:“悲意何慷慨,清歌正激揚。”
  2. 文學引用
    唐代柳宗元在《上權輿補阙溫卷決進退啟》中進一步使用:“今将慷慨激昂,奮攘布衣……”,強化了其形容豪情壯志的語境。

三、用法與場景

  1. 語法功能
    聯合式結構,可作謂語、定語或狀語(如“慷慨激昂的演講”)。
  2. 適用語境
    • 描述演講、辯論等充滿激情的表達。
    • 贊頌英雄人物或正義行為(例:“他在法庭上慷慨陳詞”)。

四、例句參考

五、感情色彩

屬于褒義成語,常用于贊許積極、正面的情感表達。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學典故,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慷慨激昂

慷慨激昂是一個常用的成語,形容人生氣勃發、心潮澎湃的表情和情緒。它代表了激動、熱情洋溢的心态和行動。

拆分部首和筆畫: - 慷: (心旁)、 (四點水)、7筆 - 慨:忄、、9筆 - 激:水、勹、、7筆 - 昂:日、仰、8筆

來源: 《論語·子罕第十六》中的“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有朋友…”一句,其中的“敏而好學”被解釋為激發熱情和慷慨奮發的精神,後演變為慷慨激昂這個成語。

繁體: 慷慨激昂 (Traditional Chinese)

古時候漢字寫法: 慷慨激昂 (Ancient Chinese)

例句: 他聽到國歌時,眼中閃過慷慨激昂的光芒。 在演講中,他慷慨激昂地表達了自己對祖國的熱愛。

組詞: 激情、激發、激勵、激烈、激動、慷慨、慨歎、慨然、慨氣、昂揚

近義詞: 豪情萬丈、熱血沸騰、奮發有為、振奮人心、充滿激情

反義詞: 冷靜、沉默、冷漠、冷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