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慷慨陳詞的意思、慷慨陳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慷慨陳詞的解釋

[present one's views vehemently] 激動高亢地發表講話

他在紀念會上慷慨陳詞

詳細解釋

情緒激昂地發表言論,陳述自己的意見。 吳玉章 《從甲午戰争前後到辛亥革命前後的回憶》十二:“ 四川 留學生 雷鐵崖 、 鄧絜 等人曾經出版了一個《鵑聲》雜志,它對 四川 屏山縣 内官府的黑暗腐敗揭露得淋漓盡緻,而對全省全國的事情雖也慷慨陳詞,卻說得不夠一些。” 高雲覽 《小城春秋》第二章:“當男主角在台上慷慨陳詞時,大家就鼓掌;輪到 日本 軍官上台,大家就‘噓!噓!’”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慷慨陳詞”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情緒激昂、充滿正氣地陳述自己的觀點或見解。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慷慨”指情緒激昂、充滿正氣,“陳”即陳述,“詞”為言辭。整體形容人在表達時情感充沛、言辭有力,常用于正式場合如演講、辯論或書面論述,旨在以氣勢感染他人。

二、出處與演變

該成語最早出自宋代陸九淵的《荊國文公祠堂記》,原文為“慷慨陳義”,後演變為“慷慨陳詞”。其結構為聯合式,語法上多作謂語或賓語,含褒義色彩。

三、使用場景與示例

  1. 適用場景:
    常見于需要表達強烈情感或立場的場合,如政治演說、法庭辯論、學術讨論等。例如:“他在會議上慷慨陳詞,呼籲保護環境。”
  2. 經典例句:
    提到:“真誠的愛情……不應僅靠慷慨陳詞的海誓山盟”,此處反襯成語常用于強調實際行動與情感表達的區别。

四、近義與反義詞

五、注意點

部分資料(如)标注其感情色彩為“貶義”,但多數權威來源(、5、6等)明确為褒義,實際使用中需結合語境判斷,主流仍以褒義為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慷慨陳詞

慷慨陳詞是一個成語,形容人在演講或辯論中以慷慨激昂、動情激烈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主張,并為之奮鬥奉獻。這個成語的意思是:在陳述自己觀點時,語言慷慨激昂,表達真情實感。

慷慨陳詞的拆分部首是手和言,其中手部表示動作,言部表示語言,兩個部首組合起來表示通過言語來表現出激情和慷慨的樣子。

慷慨陳詞這個成語的來源并不确切,但據說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獻《左傳》中。身世低賤的鮑照在諸侯讨論時站出來表達自己的意見,他的言辭慷慨激昂,感動了與會者,從而獲得了他們的支持和認同。

在繁體字中,慷慨陳詞的寫法為「慷慨陳辭」。

在古代漢字中,慷慨陳詞的寫法有所不同,通常寫作「慷慨陳詞」。漢字的寫法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有所變化,而現代使用的簡化字則經過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漢字的書寫更加簡單和統一。

以下是幾個例句:

1. 他在演講中激情澎湃地慷慨陳詞,使全場觀衆為之動容。

2. 學生們在辯論賽中以慷慨陳詞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才華和熱情。

相關的組詞有:慷慨激昂、慷慨解囊、慷慨赴義。

與慷慨陳詞意思相近的詞語有:雄辯、慷慨激昂、激情四溢。

而與慷慨陳詞意思相反的詞語有:冷靜客觀、旁若無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