伉俠的意思、伉俠的詳細解釋
伉俠的解釋
剛直仗義。《漢書·朱博傳》:“﹝ 朱博 ﹞稍遷為功曹,伉俠好交,隨從士大夫,不避風雨。”《新唐書·甄濟傳》:“叔父為 幽 涼 二州都督,家 衡州 ,宗族以伉俠相矜。”
詞語分解
- 伉的解釋 伉 à 對等、相稱:伉俪(指配偶、夫婦)。伉禮。 正直、剛直:伉直。伉行(妌 )(高尚的行為)。 古同“抗”,對等。 古同“闶”,高大。 驕縱,傲慢:“太子輕而庶子伉”。伉厲(高傲,淩厲)。 強健:伉
- 俠的解釋 俠 (俠) á 仗着自己的力量幫助被欺侮者的人或行為:俠客。武俠。遊俠。俠骨。俠肝義膽。 筆畫數:; 部首:亻;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伉俠”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剛直仗義,多用于形容性格剛健正直、重視義氣且樂于助人的人。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詞義核心:指人性格剛強正直,行事仗義,不畏權勢或艱險,常以行動維護公正。
- 詞源依據:該詞最早見于《漢書·朱博傳》和《新唐書·甄濟傳》等史書,用于描述曆史人物的品格特征(、)。
曆史用例
- 《漢書·朱博傳》
記載朱博“伉俠好交,隨從士大夫,不避風雨”,體現其不畏艱難、廣交志士的豪俠性格(、)。
- 《新唐書·甄濟傳》
提到甄濟的宗族成員以“伉俠相矜”,強調家族成員以剛直仗義為榮(、)。
現代理解
- 適用場景: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讨論中,形容具有正義感、敢于擔當的人物形象。
- 近義詞:豪俠、剛正、仗義。
- 注意:部分資料(如)提到該詞源自《史記·韓非子列傳》,但主流文獻更傾向《漢書》和《新唐書》的記載,需注意區分來源準确性()。
“伉俠”強調性格與行為的結合,既包含個人品德的剛正不阿,也體現對他人和社會的義氣擔當。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新唐書》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伉俠的意思
伉俠(kāngxiá)是一個漢字詞彙,指的是勇猛無畏,并願意為正義而戰鬥的俠義人士。
拆分部首和筆畫
伉俠的部首是「人」,總筆畫數為8。
來源
伉俠一詞最早出現在《論語·陽貨》一章中,用于形容陽貨的勇敢且正直的品質。後來,這個詞逐漸普及,在古代文學、武俠小說等領域得到廣泛使用。
繁體
繁體字中,伉俠的寫法為「伉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伉俠的寫法有時會略有不同,例如「伉侪」,但意義相同。
例句
1. 他是一位正直勇敢的伉俠,總是為弱者伸張正義。
2. 這個故事講述了一位伉俠如何保護村莊免受邪惡勢力的侵犯。
組詞
俠士、俠義、俠客、俠盜、俠才
近義詞
俠士、義士、俠客、俠法
反義詞
奸邪、兇狠、不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